品牌营销专业搜索
相 关 文 章
最 新 文 章
- [品牌诊断]-麦斯威尔,最走心的浪漫撤
- [品牌诊断]-“天鹅可飞,孔雀难鸣”—
- [品牌战略]-也谈品牌战略架构
- [营销策划]-湖北“秘源玛卡酒项目”操
- [品牌战略]-品牌定位,你是要做自己?
- [品牌诊断]-浅析奇瑞路虎品牌架构设计
- [营销诊所]-我在营销上犯过的四大错误
- [营销策划]-华丽转身的“新希望”:互
- [营销策划]-营销策划中的策略定义
- [品牌攻略]-15年关于新品牌的六场“
- [市场纵横]-消费认知的“破与立”
- [营销策划]-营销中不同角度观察消费者
- [品牌攻略]-工业品企业为什么需要品牌
- [品牌攻略]-大品牌时代的10个“不要
- [营销策划]-别把营销策划玩成益智游戏
- [营销策划]-中国传统企业在大互联时代
- [品牌攻略]-让消费者参演你的品牌故事
- [营销策划]-当下营销乱象
- [营销策划]-工业品营销,你喊错人了!
- [品牌攻略]-做品牌千万别做小三
当前位置:中国广告人网站--->品牌营销栏目--->市场纵横-->详细内容
商务通转型又是险棋 低端PDA走到尽头
作者:佚名 日期:2001-7-3 字体:[大] [中] [小]
-
孙陶然的离职可能在无意中成为这个行业这个历史阶段的一个符号。
行业应用不是接收行业信息和电子笔记本简单相加。
今天掌上电脑颇像当年的PC。PC业挺过了当年的不乐观预期,但保留下来的品牌只占有着下游组装的微薄利润。掌上电脑是否会重复PC业的命运实难意料。
近日,对于恒基伟业市场总监孙陶然突然离职的原因猜测频见报端。有人将其归结为技术主导理念对营销主导理念的胜利,“商务通”从去年6月就开始进行了一系列向高端靠拢的技术方向调整似乎正暗合了这种猜测。因为此前孙陶然虽未离职,但恒基伟业的市场营销工作全部由总裁张征宇主持。
其实,深入行业之中不难发现,恒基伟业的人事风波并非人与人、市场与技术之间的冲突,而是整个掌上电脑行业已经到了抉择时刻。孙陶然的离职可能在无意中成为这个行业这个历史阶段的一个符号。
商务通暗中转型
就在媒体热炒张、孙矛盾之时,恒基伟业正在全国十几个城市试销其新产品“奔扬2168”,这款国内首个获得微软授权在其WINCE3.0操作系统内核上技术开发的掌上电脑产品售价大约在4000多元,正是它将恒基伟业的产品线从一贯的低端引向高端,也就是说恒基伟业掌上电脑产品,可以实现高速运算、大内存、无线应用及随意兼容应用软件等功能。
从去年下半年到现在,“商务通”一边与联想等其他品牌继续着营销大战,一边加紧向新技术的整合,其脉络很容易追踪:去年6月决定与微软合作引进WINCE机种,9月推出无线接入网站OK960,从此由硬件生产走向网络服务;10月通过与50多家厂商结成策略联盟进军无线应用;12月跟新浪网合推网络应用的掌上电脑产品;今年4月正式宣布全产品线策略;下半年与西门子合作开发的具有手机功能的PDA产品即将发布……整个布局已经明显跳出“商务通”一向沉迷其中的“礼品市场”。
商务通的新支撑点就是WEN-CE3.0操作系统,张征宇认为在这个统一的平台上,他可以主攻高端行业市场。有业内人士分析,获得微软开放式操作平台授权对恒基伟业的重要意义在于,随着PDA走向无线化,平台的开放性会越来越被强调,这一步正体现了“商务通”向高端突入的布局谋略。而张征宇对未来业务的设计正与这一分析不谋而合,他特意向记者强调,在未来的三块主要业务中会以提供无线信息工具为其重点。
悄然向高端的挺进,张征宇有自己的数字根据。他预测今年65%的市场份额仍属于电子记事本一类的低端产品市场,而明年以无线接收和双向寻呼式的中端掌上电脑将由现在的20%增长到30%-40%,高端面向行业用户和手机模式的掌上电脑将从今年的15%扩展到20%-30%。
商务通的转型代表了国内掌上电脑市场的一种走势。
能过转型关?
并非人人都和张征宇一样对商务通的攀高充满信心,进而怀疑到整个行业向高端转型的可行性。质疑只涉及两点,一是钱,一是技术。
早期对高端市场的介入在很大意义是布线和抢滩,恒基伟业也正是有步骤地连环落子:先以低价清出低端产品库存,同时以价格的妥协稳住市场占有率,再引进高端产品,将产品线遍及高中低端。但是布局策略清晰,与眼前的赢利和提升销售量是两码事。
目前最大的问题是国内高端市场并不成熟,购买力弱,进入的厂家在一段时间内都没有赢利的可能。国内企业能不能支撑到看见赢利的那一天还是问题。理论上看,只有有资本市场支撑的联想、刚刚获得英特尔8000万元掌上电脑业务投资的快译通以及拥有国内PDA市场一半以上占有率的“商务通”等少数企业有可能拖到那一天。
更何况资金只是个资格门槛,进了门也未必能分到羹。有人就对恒基伟业飞扬2168提出质疑,4000元价位的产品跟国外品牌相当,人们凭什么不去买有国际知名度的惠普而来选择一向形象“低端”的商务通?
另一堵墙是技术。高端产品必须采用开放性好,功能强大的操作系统,国内虽有企业开发了自己的操作系统,但不能像国际通用的WINCE、PALM那样随意兼容手机、摄像头、扫描条等各种应用模块。生产快译通品牌的香港权智集团掌上电脑有限公司商务拓展部殷树荣告诉记者,购买微软WIN-CE操作系统授权就意味着在每台掌上电脑的原有成本上再加上十几美元,技术壁垒反映到实战上就成了价格缺陷。
未来市场变局
全国第二大掌上电脑品牌handspring亚太区总代理上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渠道总监谢琼林断言,今年下半年PDA高端市场将进入战国时代。与此同时,低端掌上电脑市场将开始进入清场阶段。
从年初开始,诸多国外品牌对中国PDA市场从观望转为介入,有着多年中国市场PDA营销经验的惠普、康柏,身居世界PDA生产前两位halm和handspring,甚至很少露面的卡西欧都在加紧向国内高端PDA 市场发力,这个过去只占掌上电脑市场10%左右份额的高端产品领域一年以后可能就会成为群雄逐鹿的主流战场。
代理多个品牌掌上电脑产品销售的弥嘉公司总经理王强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价格战将低端产品拖至千元左右,在这个价位打广告就赔钱,不打广告就卖不动。失去高毛利的支撑,低端市场已如鸡肋。而国内价位在2000元以下的中端产品仍以封闭式操作系统为主,因此只能算过渡性产品,很快就会降价至千元以下。唯一可能在未来赢利的就是建立在开放式操作平台上的高端PDA产品。谢琼林把低端产品比喻为十年前的286,“286终归是要被586代替的”,低端产品的功能完全可以被高端产品覆盖和优化,目前只在价格上有吸引力,惠普中国公司掌上电脑业务代表刘宏江就此提出,就像PC一样,高端掌上电脑产品造价不久就会降下来。低端产品出局只是早晚的事。
有不少企业把掌上电脑的行业应用视为救命稻草,于是市场上出现了保险通、证券通等专业性应用的PDA产品。刘宏江对记者直言,不带通用界面的操作系统根本没有做行业应用的可能,因为这种低端系统处理数据太慢,而把资料直接做成芯片嵌入机器与软件接入相比成本比较高,并不是最佳方式。
谢琼林指出,国内PDA生产商对于行业应用的理解尚有误区。国际PDA业正在进行的行业应用开发是在基础硬件的基础上,通过配置和强化有行业针对性的软件来实现的,而不是制造专用硬件。
可能理解上并没有真正的误区,因为每个制造商都对行业应用的前景看得极为透彻。但是由于不掌握通用性操作系统平台,目前国内面世的专业性产品只是接收信息和电子笔记本的简单叠加,并不能达到行业应用的需求,上奇科技市场经理陈科指出,双向和多向信息交流才是行业应用最重要的需求。而且,国际上的行业应用是通过不同行业针对性的软件或者外接模块来实现的,因此是软件设计的突破,并不是国内企业理解的这样,为每个行业定制一个特殊机型。
谢琼林估计,高端市场成熟以后,国外厂家自然会考虑与国内企业合资或者OEM,这也应是国内掌上电脑生产商的机会,但悲观人士指出,并不是所有PDA企业都有机会给外商做OEM或者合资,外商只会选择技术实力和生产能力都比较好的企业和品牌。对大多数以PDA末端或低端产品为主业的企业面临的就是被行业升级淘汰出局。
对国内的掌上电脑产业而言,这样的前景预测自然不能算好。今天的掌上电脑业与十几年前PC制造业颇有相似之处。PC业挺过了当年的不乐观预期,至今保留下来如方正、联想等几个知名民族品牌,但这些品牌所保有的无非是下游组装的微薄利润。仅从技术角度而言,高端PDA研发和组装中的更多技术要求又非PC制造可比,PDA能否有PC业的幸运确实难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