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营销专业搜索
相 关 文 章
- -哈尔滨市便利店发展状况调查报告
- -中国薄型电视机用户媒介接触点调查
- -酒业江湖的“金陵春梦”--南京酒
- -郑州酒市场调查报告
- -奉天酒运——沈阳酒市场调查报告
- -天堂酒,是谁的天堂口--杭州酒市
- -休闲之都酒更浓--成都酒市场调查
- -好酒风流上海滩--上海酒市场调查
- -酒业江湖的“济南战役”--济南市
- -腹泻用药市场调查报告
- -武汉妇科产品市场调查报告
- -左岸春天营销现状的调查报告
- -市场调查报告的格式和结构
- -市场调查报告的书写要求
- -市场调查报告的口头简介
- -中国女性热水使用现状调查报告
- -学校附近开快餐店的调查报告
- -“老马入和”武汉市场调查报告
- -关于左岸春天营销现状的调查报告
- -广东酒市调查报告
最 新 文 章
- [品牌诊断]-麦斯威尔,最走心的浪漫撤
- [品牌诊断]-“天鹅可飞,孔雀难鸣”—
- [品牌战略]-也谈品牌战略架构
- [营销策划]-湖北“秘源玛卡酒项目”操
- [品牌战略]-品牌定位,你是要做自己?
- [品牌诊断]-浅析奇瑞路虎品牌架构设计
- [营销诊所]-我在营销上犯过的四大错误
- [营销策划]-华丽转身的“新希望”:互
- [营销策划]-营销策划中的策略定义
- [品牌攻略]-15年关于新品牌的六场“
- [市场纵横]-消费认知的“破与立”
- [营销策划]-营销中不同角度观察消费者
- [品牌攻略]-工业品企业为什么需要品牌
- [品牌攻略]-大品牌时代的10个“不要
- [营销策划]-别把营销策划玩成益智游戏
- [营销策划]-中国传统企业在大互联时代
- [品牌攻略]-让消费者参演你的品牌故事
- [营销策划]-当下营销乱象
- [营销策划]-工业品营销,你喊错人了!
- [品牌攻略]-做品牌千万别做小三
当前位置:中国广告人网站--->品牌营销栏目--->市场纵横-->详细内容
保险市场现状调查研究报告
作者:佚名 日期:2003-1-14 字体:[大] [中] [小]
-
调查单位:经济晚报 江西方圆市场调查研究中心
调查热线:0791—6258286 www.fyad.com.cn
撰稿:王 锦
写在篇首
2001年11月中国加入WTO,中国市场将逐渐对外开放,保险业当然也毫不例外。虽说外国保险在中国已有十年的发展历史,并在中国保险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但大规模进入中国市场还是入世以后的事情。我国保险市场是有地域限制
调查人手记
本次调查项目,采用随机系统抽样及电话访问的方法,共访问市民500名,回收有效问卷496份,有效率达到99.2%。本次调查实施时间为一个星期,均严格按照标准的调查实施程序完成,以保证调查数据的科学性与真实性,客观地反映目前南昌保险市场的现状。
办理“社保”,争取您的权利
当前我国城市居民保险消费主要构成是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两部分,社会保险属于国家社会保障体系,其中社会养老保险与社会医疗保险是政府对企事业单位强制性政策实施,很大一部分费用由单位支付。如养老保险,个人所在单位需支付其工资比例20%的费用,个人支付8%。社会保险由社会保障体系与社会保险、社会养老保险、社会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六个部分构成,社会保险实施的普及程度,基本反映了社会保障水平的高低。
调查显示:60.5%的被访者没有办理社会养老保险,39.5%的回答办理了,可以看出,南昌市市民办理社会养老保险的水平相对较低。在与企业性质进行相关分析发现,民营企业员工的水平为44.4%,在所有性质的企业中属最低的,中外合资企业、政府机关比例最高。而个体经营、无业人员的比例则更低。
社会医疗保险是社会保险的一部分,有38.3%的人办理了社会医疗保险,这一比例基本与社会养老保险处于同一水平。社会保险是每个公民应该享受的基本权利,但是,从调查结果来看,南昌市要达到普及水平,还有一段不短的路要走。
社会保险意识急需提高
政府机关往往成为人们在选择职业的首先,其原因就是有相对完善保障体制。保险是人们在面对疾病时的一种社会依靠,也是政府机关单位吸引人才方面所具有的优势之一,但在其它性质的企事业单位里,情况正好相反,人们没有办理社会保险与医疗保险,更主要的原因是大部分对此没有直接的认识。调查数据显示:
回答为什么不买养老保险的被访者中,因不知道、自己没有这种意识、没钱买的比例为54.1%,回答不买医疗保险的原因,为上述情况的比例为39.7%,这反映大部分人没有争取这部分权利的意识,相关部门的宣传力度与执行力度相应较弱,如有9.5%的单位不愿出钱为员工办医疗保险,4.2%的单位不愿为员工办社保,这说明一部分企业存在逃避社会责任的现象。
在前几天召开的江西省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会议上,江西领取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的人数已从1997年的3万人增加到了100多万,基本实现应保尽保,但在我们的调查中,只有36.6%的人知道社会最低生活标准,知道的人主要是机关一般干部、企业一般员工和学生,从调查的情况看了解的人并不是很多,相关部门应加大宣传力度,让每个公民都意识到自己应该享有这种权利。
您签了用工合同吗
以前常有新闻报道说,去沿海地区的打工妹,因工伤事故向老板索赔医疗费,但由于没有签订用工合同,老板拒不承认,法律这时也无能为力的事件,听后常令人扼腕叹息。但这次我们调查得出数据也同样令人担忧。
被访者中有34.8%的比例没有与用人单位签用工合同,这种现象反映出南昌市一些企业为了规避风险,或利用现在就业压力大的现状,无视职员的合法权利。而这其中民营企业的比例最高,达到41.1%。除单位因素外,与个人对权益认识的不足也有较大关系。在回答其原因时,自己没有要求的与不知道的比例为35%,单位没有提过的比例为15.3%。可以看出,这部分人自我保护的意识非常淡薄,相关单位应加强监控与引导也显得非常重要。
商业保险仍在巷子深处
商业保险是指除社会保障体系之外的一种纯商业性行为的保险,是保障人民生活财产重要的社会保障方式。保险产品则是指各种险种的总称,它由各家保险公司精算人员科学设计,致力于满足保险市场全方位的需求。险种的选择是投保人要慎重思考的问题,每家保险公司都有自己的保险产品,各有特色,并涉及了日常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可以说现有的保险产品并不少,但由于宣传力度不够,市民对它并不了解。产品不被人熟知,就无从谈起购买,保险业也同样,调查显示:
只有人身保险、健康保险和养老保险知道的人多一点,分别占有38.0%、28.2%和21.5%的比例,其它如少儿保险、女性保险、购房及住房保险、汽车保险、旅游保险和投资理财保险等知者寥寥。在对需要增加险种的调查中,所有建议的险种都是保险公司已有的,这从侧面也反映市民对保险了解真的不多。
产品开发出来了,宣传要到位,才能有市场,某些产品甚至是要挖掘才会有市场的,“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对此,保险公司应结合自己的经营理念和产品种类,通过各种媒体与渠道把信息传递给自己的目标消费群体。可以预见,今后随着南昌保险市场竞争的加剧,对信息传播媒体的争夺也将成必然趋势。
商业保险——买与不买的距离
知道保险产品的人越多,投保的人也就越多。我们的调查也显示了同样的结果。投保人身保险的占17.0%,投保健康保险的占13.6%,投保养老保险的占10.6%,投保其它保险所占的比例相对就少了很多,这与认知的比例是成正比的。保险也和有形产品一样,产品知名度越高,销售量越大。由此可见,保险公司推出产品的宣传和推广是多么的重要。
通过与家庭收入的相关分析发现:高达48.0%的家庭没有投保。在与家庭月平均收入进行相关分析发现,没有投保家庭的月平均收入大多在1500元以下。经济是没有投保的首要因素。俗话说有钱好办事,投保也一样,没有钱,想投保也不可能,心有余而力不足,而且保险的销售量与城市的经济水平是成正比列关系。
在不投保原因的调查中,认为没有必要的占22.4%,不了解保险的占14.3%。无论是认为没有必要还是不了解保险,他们都没有认识到保险对生活和工作的保障作用,“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天灾人祸在生活和工作中是无法避免的,因此投保就显得尤为重要。
南昌保险市场三足鼎立
中国已经入世,最迟三年,南昌市保险业也要对外开放,面对即将而来的市场开放所带来的冲击,南昌保险业应充分利用现有的优势,抓住目前保险市场尚未对国外保险公司全面开放的契机,运用有效的营销策略迅速扩大规模,抢占市场。同时也必须强化服务意识和规范化管理,整体提升企业的品牌价值,为未来参与世界市场的激烈竞争和保险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只有这样,当面对外国保险公司的冲击时才能立于不败之地。目前南昌市保险市场已形成三家保险公司鼎足之势,中国平安、中国人寿和中国太平洋三家公司占了南昌87.5%的保险市场份额。
在南昌保险市场三足鼎立的情况下,其中在刚好有人上门服务、方便,这种情况下投保的比例占17.8%;另外,因为有亲朋好友在保险公司投保所占的比例也较大;其次投保的原因是因为其知名度高。冲着保险公司信誉好投保的只占了13.6%。看来,一般人的心里还是对亲朋好友比较放心的。进一步交叉分析我们发现,投保中国平安保险公司和中国人寿保险公司的主要原因都是有亲朋好友在保险公司和有人上门服务,而投保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的主要原因是以公司知名度高为主。
服务——占领市场的保证
前段时间,接二连三的空难以及保险公司特事特办的快速理赔事件,使人们加深了对保险重要性的认识,从而使航空保险出现了一阵热销。但保险业快速增长的转折点却不是空难,而是加入WTO。按照我国加入WTO所承诺的开放保险市场的进程,将会有更多的外国保险公司进入中国市场,这意味着保险业进入新的转折点,中国的保险市场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这种竞争主要体现在通过产品和服务来占领市场,服务显得尤其重要。
在对保险公司的服务态度的调查中,有41.6%的人对保险的公司的服务满意,持一般态度的有22.4%的比例,不满意的只有8.4%的比例,不难看出,对保险公司的满意度还是比较高的。交叉分析发现:中国平安、中国人寿和中国太平洋这三家保险公司的消费者满意度是最高的,服务是市民选择保险公司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而他们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是出现问题后不能及时解决,高达48.8%的人碰到过这种情况。保险公司在今后如何提高赔付过程的速度,是进行市场竞争的焦点。其次是咨询不方便、也弄不明白,占16.3%的比例。出现这种情况很容易使人对保险产生误会,从而导致整个行业的信用危机。在调查中发现:保险误区主要是认为索赔好麻烦,买保险不如把钱放在银行合算和身体好,不需要买保险。其实这些误会只要经过保险推销人员的详细解释,是很容易消除的。
虽然近几年保险市场发展迅速,但是由于管理和监管相对比较滞后,造成国内保险公司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服务质量存在着某些问题。服务是一个企业赖以生存的法宝,在树立品牌形象,提升企业价值时发挥着特有的作用。因此,南昌的保险公司应制定好规范的服务条款,引进外企先进的服务理念,提升服务质量,才能在今后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外国保险——狼来了
伴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外资保险公司加快了进入中国市场的步伐,国外一批优秀的保险机构纷纷在中国安营扎寨。对南昌的保险业来说,入世是机遇也是挑战。外资保险公司的进入可以迫使南昌的保险公司提高服务质量,学习先进技术。然而,入世后保险市场的竞争将更趋激烈,南昌保险公司在险种设计、精算水平、核保技术、资金运用、风险处理和经营手段上的差距将凸显出来。同时,南昌保险业还面临着某些政策劣势而外资保险公司除享受三减两免的优惠外,还可以涉足证券、房地产等金融领域,其资金利用率一般在85%以上,而南昌保险公司的资金营运的渠道相对狭窄,一般只有10%。市场总量虽然扩大了,但外国保险业凭借其丰富经验和强大的实力,将抢夺更大的市场份额,使南昌保险业的生存空间相对缩小。
虽然南昌保险市场向外国开放还没有真正的开始,但老百姓对国外保险的期待已露端倪。在对保险公司的信心度的调查中,有高达68.0%的人对外国保险公司的信心说不清,说明外国的保险企业对南昌的市民来说,还是比较陌生。但我们对那些既了解中国的保险公司也了解外国的保险公司的群体进行分析显示,对外国保险公司很有信心的高达57.2%,而对中国的保险公司有信心的达到50.9%,相对来说,外国保险公司给市民的印象比中国的保险公司的要好一些。交叉分析发现,对外国保险很有信心的人,文化程度主要集中在中等和高等教育的层次。在未来的保险市场中,竞争将会异常激烈,鹿死谁手,很能预料?因此在外资保险公司全面登陆中国以前,国内保险公司应该加大力气提升“人气”,在竞争中取得先机。
由于保险产品的特殊性,无论是外国保险企业还是南昌保险企业都必然要受制于相同的经济环境、法律制度和资本运行的规则,在同一个市场中的保险公司所推出的保险产品,服务理念虽然有所差异,但大体相同。消费者对外资保险公司的高评价,主要是建立在对原有保险公司较低满意度的基础上,这种较高的期望值是外资保险企业开拓中国保险市场的动力,但同时也是一种压力。南昌保险企业应未雨绸缪,在“狼”之前,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巩固自身的地位,把自己先变成“狼”也许才能从容应对来自异域的“入侵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