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专业资料搜索
最 新 文 章
- [经营]浅析商业动画的艺术性与商业性
- [经营]谈传统二维动画与三维动画技术
- [经营]三维动画技术在固体物理学教学
- [经营]三维动画技术与三维虚拟技术探
- [杂谈]媒体创新与渠道变革
- [杂谈]媒体创新与渠道变革
- [经营]中国未来10年的新媒体趋势与
- [杂谈]新媒体这么屌,酒商你知道吗?
- [杂谈]三招让媒体站着把钱挣了!
- [经营]纸媒不老 变革前行
- [杂谈]论新媒体时代电视的媒体价值
- [杂谈]广告主电视广告预算逐渐向在线
- [经营]新媒体太热:或是另一个危机或
- [经营]纸媒的时与命
- [杂谈]药品专题广告停播后—城市广电
- [经营]对城市电视台几种经营管理模式
- [经营]城市广电台如何实施经营创新系
- [杂谈]传统纸媒转型之路
- [杂谈]报纸广告经营策略探讨
- [杂谈]纸媒风光不再,媒体人出路何在
当前位置:中国广告人网站--->媒介宝库栏目--->媒体杂谈-->详细内容
评论:谁拿走了我的电子杂志
作者:佚名 日期:2001-7-11 字体:[大] [中] [小]
-
用乳酪来形容电子杂志的重要性容或许有些夸大,但用来形容“数字化的信息传播形态”对生活的影响却颇为贴切。
几个月前的一个早晨,我习惯地打开电子信箱,发现已订阅了一、两年的几个大型电子杂志并未如期出现,试按了几次“发送/接收”后也仍无动静,盯着屏幕愣了几秒钟后,像个被拿走了乳酪的老鼠,只得接受电子杂志没来的事实。
然后的一周,就是多方探究为什么收不到电子杂志。首先向提供电子信箱的ISP询问是否增加了过滤垃圾邮件的软件?而ISP的回复倒是干脆而迅速:“经检查,您的信箱正常,请您再试试看。”,又向发行电子杂志的机构查询,
用乳酪来形容电子杂志的重要性容或许有些夸大,但用来形容“数字化的信息传播形态”对生活的影响却颇为贴切。收发e-mail已经成了许多人一天的开始,internet也是查询资料的第一选择,经过分类、分众的电子杂志已与其他平面媒体分庭抗礼,成为猎取信息、学习知识的重要渠道。
在没有电子杂志的日子里,可以不必整理这些资料,生活突然“清闲”了不少,但却也陷入了“怕错过什么”的焦虑。这种突然被中断了的“习以为常”,让我重新思考“内容有价”的收费问题。
一般人对一件事物需求的成瘾过程,不外是先从好奇、接触、接受、习惯进而依赖的逐步过程(例如毒品和爱情)。一旦成瘾,如果付费就能取得,他就会毫不犹豫地掏钱。所以网络经营者所谓的“以前的免费只是试用期”的说法,或许应该说是“养瘾”过程中的“诱瘾”阶段,以前的“烧钱”,则属于“布饵”的必要成本。
在什么阶段可以开始收费?显然,在好奇或接触阶段,网民付费的意愿(或金额)极低,至少要到接受、习惯或依赖的阶段,付费的意愿或金额才会大幅提高。问题是对网民而言,现在对网络提供的信息需求属于什么阶段?与网络行业认定的阶段是否有落差?第二是供需双方所认知的,对满足这个“瘾”而应当收取或支付的代价是多少?这是决定收费市场大小的关键。如果网民认为还只是尝试阶段,可有可无,那么整个收费实验恐将遭到曲高和寡的命运。如果收费额的落差太大,即使已经上瘾,我想网民也将朝“戒瘾”或降低依赖程度的方向考虑。如果所有网站都开始对资料库、网页、信箱等内容收费,那时网民拥抱网络的成本该有多高?恐怕再大的网虫也只好对许多“我的最爱”进行割爱了。
往好处想,许多过去因免费而浪费的资源可以省下,网络公司汰弱留强,只有被网友“非常需要”、愿意付费的“优秀”公司才能留下。如果真是这样,门槛提高、空间压缩、失去了无限可能后的网络岂不又太无趣了?而这也是很多专家一直不认可、不相信的网络供需平衡点,这说明网络不可能只走收费这一条路。
在这次找回电子杂志的过程中,值得一提的是发行机构的服务态度,他们已经具备了收费资格的职业水准(尽管他们还没收费),先是联系ISP查证问题所在,而后提供替代办法,建议改用其他信箱,问题解决后还主动来信告知始末,并关心客户使用是否恢复正常。这正是那些常用公式化对白回答的ISP或B2C有待加强的地方,也是值不值得付费的一项重要指标。如果他们现在收费,我会毫不犹豫地掏钱。
对必要的“乳酪”而言,网民需要知道的是:免费乳酪有日益减少的趋势。而网络公司则应理解:只要别处还有免费的乳酪,要单靠卖乳酪维生恐怕也不太容易。能提供好吃、便宜、量又多的乳酪,才是双赢的平衡点,也是产业发展的最佳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