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专业资料搜索
相 关 文 章
最 新 文 章
- [经营]浅析商业动画的艺术性与商业性
- [经营]谈传统二维动画与三维动画技术
- [经营]三维动画技术在固体物理学教学
- [经营]三维动画技术与三维虚拟技术探
- [杂谈]媒体创新与渠道变革
- [杂谈]媒体创新与渠道变革
- [经营]中国未来10年的新媒体趋势与
- [杂谈]新媒体这么屌,酒商你知道吗?
- [杂谈]三招让媒体站着把钱挣了!
- [经营]纸媒不老 变革前行
- [杂谈]论新媒体时代电视的媒体价值
- [杂谈]广告主电视广告预算逐渐向在线
- [经营]新媒体太热:或是另一个危机或
- [经营]纸媒的时与命
- [杂谈]药品专题广告停播后—城市广电
- [经营]对城市电视台几种经营管理模式
- [经营]城市广电台如何实施经营创新系
- [杂谈]传统纸媒转型之路
- [杂谈]报纸广告经营策略探讨
- [杂谈]纸媒风光不再,媒体人出路何在
当前位置:中国广告人网站--->媒介宝库栏目--->媒体杂谈-->详细内容
马年中国传媒的十二个预测
作者:佚名 日期:2002-1-21 字体:[大] [中] [小]
-
离中国马年还有三周。对新年中国传媒的若干走势作一些预测,会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只是希望各位与我同抱着“玩一把”的心态,千万不要过于认真。得罪之处,敬请原谅。
1. 政府主管部门强调紧紧把握舆论导向,为十六大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中央若干大的新闻单位受到表彰,地方几个不听招呼者受到查处。问题可能出在四川西安辽宁。
2. 默多克及国外资本进入中国传媒的步伐明显放慢。外国投资者吃不透中国传媒政策面与操作面。加上国内传媒集中精力做好十六大的宣传报道,无暇它
3. 传统媒体继续进行改革。官方媒体加强亲民性,批评报道在艰难中前行。灾难性事件报道基本上不受控制,与国外同行抢时间。若干新闻媒体采用“先上网,再见报”的办法,检验了中国受众的心理承受能力。
4. 中外新闻界同行交流频密。采访十六大的外国记者与中国记者举行业务交流并进行联欢活动。中国记者马银韬高歌《今夜无人入睡》,意大利记者马尔普拉迪唱起《长江之歌》。美联社路透社联合发稿《中国马年,马到成功:二马高歌 万马奔腾》加以报道。
5. 新闻单位纷纷更新设备。深圳特区报给业务骨干配备汽车手提电脑照相机。许多新闻单位群起仿效。港澳同行流口水。一些精英加盟内地媒体。实践证明,他们不熟悉内地媒体环境,被迫重返港澳。
6. 反腐斗争进入媒体内部。继南方某报业集团挖出大贪污分子后,北京上海也有传媒界巨头落网。某报为此发表社论《一颗老鼠屎坏不了一锅汤》。该报网页却出现反问贴子《有老鼠屎的汤谁喝?》
7. 记者被打又有发生。其中以华中某地贪官指使黑社会分子打记者最为令人发指。被打记者不治。中央派人调查。全国人大委员重提新闻立法议案。但多数委员认为,时机暂不成熟。
8. 报纸定数下降,杂志销量上升。出现邮政部门之外的报刊发行集团。京沪穗出现若干新的时尚杂志,销路不俗。
9. 中央电视台锐意改革。减少大型作秀节目,增加对话谈话节目。其中,以每月一次的《官员学者平民三人谈》最受欢迎。十六大之后,国庆前,《三人谈》推出新任总书记与未来学家及下岗工人的谈话节目,万人空巷,打破收视纪录。
10. 全国换发记者证。新的记者证设有个人指模辨认系统。假冒记者发案率明显下降。
11.采访日韩世界杯的中国记者成为世界各国人数最多的记者队伍。队伍中不乏足球高人。他们与韩国记者比赛,以2:1胜出,欢喜若狂。《足球报》刊出《恐韩症就是这样被打破的》。
12.《全国志愿者报》创刊。创刊号发表长篇通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记长期在老少边穷地区工作的志愿者们》。这份报纸的所有工作人员都是义务劳动,不取分毫。
(吴晴)
摘自G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