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宝洁公司的营销与广告策略
- ·论医药广告策略的现状与对策
- ·星光左岸品牌提升的广告策略
- ·星光左岸品牌提升的广告策略
- ·侵略性广告策略—频率为王
- ·白酒企业市场营销中的广告策略
- ·不同产品生命周期的广告策略
- ·产品营销广告策划书撰写的一般纲
- ·恒源祥12生肖广告策略,牛牛牛
- ·广告策略的情感陷阱:你与消费者
- ·顺牌饮料广告策略思考
- ·房地产天籁华都项目策划及广告策
- ·浅谈黄酒广告创新—蓝山膏腴黑泽
- ·达利的广告策略
- ·广告策略应该放在营销行为中去考
- ·中港人才考察交流广告策略
- ·知名度:OTC品牌第一步--感
- ·浅析“顶级品牌”的电视广告策略
- ·《叶茂中谈广告》之如何制定广告
- ·《叶茂中谈广告》之广告策略的七
- ·OTC广告策略选择:整合创新是
- ·广厦蓝湾广告策略执行案
- ·“四季三黄”广告策略评析及建议
- ·房地产广告策略
- ·电动车广告策略八大要素
- ·把广告策略纳入整个品牌增值范畴
- ·广告策略:广告的一般概念
- ·阶段性广告策略与创意原则
- ·广告策略指南
- ·广告策略
- ·电视广告策略和创意
- ·4A广告公司定位与广告策略
- ·4A广告策略培训
- ·消费者价值理论与广告策略
- ·化妆品广告怎样诉求才能立竿见影
..
当前位置:中国广告人网站>创意策划>策划实战>详细内容
一掷千金的背后-手机广告策略探讨
作者:佚名 时间:2003-5-14 字体:[大] [中] [小]
电视广告:国产手机的“杀手锏”
用“烽火连天”来形容2002年的手机广告市场一点都不过分,竞争的加剧源于这个市场惊人的诱惑力。从手机市场的成长速度来看,1998-2002年间,国内手机市场每年的平均成长率均超过350%。根据信息产业部“十五”规划,未来5年手机市场容量每年仍将平均增长20%以上,我国手机行业将继续处于高速成长期。
1999年,以波导、科健、TCL、南方高科、康佳等为代表的国产手机制造商开始进入手机行业,并在当年实现了国产手机市场占有率从0到3%的突破,到2000年这一数字变为8%,而2001年则达到了15%。从零到15%,
值得一提的是,从2000年开始,国产手机针对市场下的猛药是广告,尤其是电视广告。国产手机已经为中国市场所接受,这是一个谁也无法否认的事实。而这种成绩,无论如何是与广告分不开的。各手机企业不惜重金,借力名人,试图让大众把名人的“脸熟”转化为手机的“脸熟”。比如韩国第一美女金喜善、跳水冠军伏明霞、“小燕子”赵薇、香港名星周润发、“光头皇帝”张铁林,还有梁咏琪、周迅、章子怡等等,纷纷手持国产手机亮相荧屏。据统计,TCL、波导的广告投入已名列手机广告的前几名,南方高科也在中央电视台、香港凤凰卫视投入了巨额电视广告。
而前段时间,曾一直为爱立信OEM的南京熊猫,另立门户后,居然拿出了1个多亿,捧走了中央电视台广告的标王!这一重量级的消息迅速轰动了南京乃至全国。1.0889亿相当于每天近30万元的投入,用熊猫的话说是“每天开走一辆奥迪A6”,而历代央视标王的兴衰沉浮又是那样的难以捉摸……
熊猫何以有如此大的气魄和手笔?亿元标王的背后是企业的战略思路还是市场压力下的非常之举?这种广告的重磅炸弹,效果会不会像厂商想象的那样能让国产手机打赢“八国联军”呢?手机广告投放中存在的问题在哪里?科学有效的广告投放策略又是什么?在一掷千金的背后,手机厂商尤其是国内厂商已经无法回避这一问题。
手机广告投放存在的问题
手机广告投放中存在的问题很多,综合来看主要有两大方面:
1、内控制度不健全。
一部分手机企业没有建立对广告宣传的管理制度或办法,在内控制度上有较大缺陷,导致广告宣传行为处于无规可循的状态,决策的随意性较大。而且在广告决策前没有进行过可行性论证,企业的广告行为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和主观臆向性,一般是凭感觉或相互攀比竞争。没有建立起年度广告经费的预算制度,也没有总量控制,即使有预算的企业在预算的执行上也并未真正的落实。
2、广告投放缺乏策略性、科学性
这表现在:
在广告代理公司的选择上,主观的因素影响较大。由于近期利益、小团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驱使,大部分手机企业在广告代理公司的选择上,很难做到综合评估,科学、公开、公正的选择。
在广告媒介的选择上,分析不够,随意性大。一方面,可供选择发布广告的媒介非常多,当并非任一媒体都能收到预想的广告效果;另一方面,到底哪一种媒体能够收到最好的投放效益?对于这些,手机企业往往缺乏足够的信息和人才来进行充分考虑,综合分析,导致媒体选择的随意性很大,媒体投放的经济效益较差。
在广告投放预算上,有两种倾向:一种是预算不足,认为手机广告没有很大必要,关键是技术和服务。这一做法显然没有充分认识到广告的重要性;另一种是盲目攀比,想盖过竞争对手,于是乎“标王”和“后标王”之类的活动应运而生。其实这两种做法都是不可取的。手机广告在特殊的市场环境和政策环境下,其必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关键是要根据自身的实际进行合理投放。
在媒介排期上,由于手机企业普遍缺乏相关的渠道、信息和人才,其广告投放的排期往往的听任代理公司的,没有根据自身产品的销售情况、产品定位和受众特征来进行投放。代理公司由于对产品及市场的不甚了解,往往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安排。这样就很难保证投放的效果。
在广告创意上,存在三大问题:一是大部分创意平平,鲜有大手笔;二是广告的跟风现象特别严重,统统往美女身上靠,缺乏差异性;三是广告往往重表现而轻内涵,要么一味炫酷使观众难以接受,要么太深奥让观众不理解,背离了广告的目的。
对手机广告策略的建议
1、建立和完善广告管理制度。
手机广告的内控制度亟需得到健全,广告宣传的管理办法,包括可行性论证制度、年度预算制度、投放控制制度、事后评估制度、采购制度等均要建立和完善起来,并得到有效执行。
2、选择合适的广告代理公司。
手机企业的广告代理公司一般有:1)手机企业自身投资控股的公司。2)个别领导或业务人员的关系户。3)具有雄厚实力的4A广告公司。4)实力一般的代理公司。
选择什么样的广告代理公司好呢?我国手机企业选择代理公司的行为有两种极端倾向:一是随意性很大,经常更换;二是由于各种关系的存在固定地选择某一公司。前者风险较大,后者则缺乏透明度,没有充分引入竞争。
因此,手机要通过招投标等形式公开公平地选择广告公司,选择那些具有雄厚实力的广告代理公司。4A广告公司的优势在于:他们拥有丰富的经验,丰富的客户资源、良好的敬业精神,美中不足是收费较高。因此,手机企业要从自身实际出发,综合分析。广告公司相对固定有其信誉好、业务质量有保证等优点,但其缺点也是明显的:价格没有竞争性,弹性大,缺乏透明度。选择什么样的合作方式,个手机企业一定要具体分析,量身订做。
3、增强广告投放的策略性、科学性
1)科学地选择投放媒体
手机广告的投放媒体主要有电视、电台、平面媒体、户外媒体、网络媒体等。电视作为传播最广、效果最好的媒体,应是手机企业的首选。对媒体的选择应该有充分的科学的论证,尽可能选择收视群体与自己目标消费群相吻合的电视台和栏目。手机作为时尚产品和日常用品的结合体,培养消费忠诚是赢得顾客的至关重要的因素。因此,在国内享有良好口碑的电视台和观众喜爱的节目投放手机广告,是明智的选择。
2)科学预算
抛弃预算不足和盲目攀比的两种做法,根据自身的实际进行合理投放。当然,企业也可以通过巨大广告费的支出如足球冠名权等谋求品牌效应,树立企业的长期品牌形象,但实际效益如何,需要认真分析。
3)重视投放排期
增加相关的专业人才,和代理公司充分沟通,一定要站在企业长远发展的层面,根据自身产品的销售情况、产品定位和受众特征来进行投放。
4)要重视对广告宣传效果的评价。
4、要注重广告的创意
手机广告的决胜在电视终端,在于广告画面的整体表现。如果广告不能强化消费者对品牌名称的记忆,不能提高品牌的认知度从而刺激销售,那么电视广告就可能是在日复一日的烧钱。因此广告表现是重中之重。为了引起观众的注意,就需要有好的创意,一些手机商在追求创意的过程中还力求广告商制作出有视觉冲击力,给人以新奇特感受的广告。而广告公司根据这样的定位与要求制作的广告往往重表现而轻内涵,要么一味炫酷使观众不接受,要么太深奥让观众不理解,背离了广告的目的。奥美广告公司的创始人奥格威曾一针见血的指出,广告的目的是为了销售,脱离了这一宗旨广告就成了广告商自我陶醉的作品。
有创意的手机广告并不一定要在视觉冲击上狠下功夫,也不一定需要很新奇独特的表现。相反,抓住生活中一些具体可感的细节加以表现更容易说服和打动消费者。
另一方面,企业要发展壮大,不能只考虑眼前的一点点利润,而丧失长远的企业目标。企业的每一次广告行为都应该对品牌形象的树立有所裨益,应该对品牌的累积效应做加分。所以,企业广告宣传的短期效应和长期效应都同样重要。多数手机广告创意缺乏精神内容和文化内涵,有的广告策划甚至没有准确地表达出品牌概念,只宣传了产品知名度,没有建立起产品的特色个性,也没有彰显品牌形象的魅力。所以,手机厂商要突破平常的惯性思维局限,手机广告策划从产品包装到产品形象推广,再到品牌个性的张扬,需要一场新的革命,需要更多更好的创意。
原载《凤凰广告时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