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医药保健品营销的七大错误
- ·保健品策划怎么去做
- ·药品、保健品不许代言,未来应该
- ·医药、保健品广告怎么写
- ·医药保健品控销九连环(7)终端
- ·医药保健品控销九连环(6)软硬
- ·保健品整合营销传播策略
- ·保健品会议营销的常用手段和方法
- ·保健品营销策划之软营销让医药保
- ·医药保健品的终端营销
- ·四个月回款上千万的营销秘密?
- ·给医药保健品做策划,你准备好了
- ·保健品营销的成功之道:专卖店营
- ·医药保健品如何证言和恐吓
- ·保健品的安全责任与市场推广12
- ·关于医药保健品报广策划的心得
- ·报纸广告是医药保健品下货“核武
- ·医药保健品营销九要决
- ·医药保健品的广告效果为什么越来
- ·医药保健品的广告效果为什么越来
- ·食品到保健品的华丽转身—管中窥
- ·医药保健品广告如何生动表达
- ·医药保健品策划混乱之迷
- ·实效定位 走出蓝海—药品保健品
- ·EcoProtein有机保健品
- ·双歧增殖保健品市场营销方案
- ·保健品专业店策划手记
- ·保健品广告的四种模式
- ·保健品广告的迷途
- ·保健品牌赛天仙失败案例分析
- ·保健品报纸广告是死是活?
- ·保健品广告制造的四大“错失”
- ·保健品市场之非主流操作
- ·医药保健品的广告要出新路
- ·从黄金酒的广告看保健品营销模式
眼下,药品、保健品在进行市场推广时,挖掘产品的核心概念已经成了整体营销策划体系中必不可少的一环。但是,由于各厂商、策划公司的心态不一、素质参差不齐,目前的药品和保健品产品概念已经呈现出泛滥的势头,五花八门、不着边际、不讲究科学的产品概念满天飞。可以这样说,很多厂商和策划公司在挖掘产品核心概念时陷入了误区!
下面,我们就对这些误区一一进行分析:
一、概念过于复杂玄奥。
产品概念的目的是让产品产生差异性,使产品和其他产品区别开来,消费者更容易接受。如果产品概
类似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例如“干细胞疗法”、“基因疗法”等等,这些东西目前在科研上还处于探索阶段,普通老百姓哪能搞明白?这样的产品概念,推广起来会花费很大力气。
二、概念不能自圆其说,经不起推敲。
有些产品概念前后矛盾,不能自圆其说,这也是在产品概念方面经常出现的错误。例如,有很多产品提出了“**因子”、“**素”、“基因”、“干细胞”等概念,可是从产品成分看,找不出能够含这些东西的成分,这就很容易被消费者理解为欺诈。这样的行为,在前些年还有一定的市场,现在恐怕很难有立锥之地了。
前段时间,有个产品在央视广告投放量很大,叫“蚁**”,广告暗示说该产品可以增强男性性功能。有个朋友就问我:你说它是用雌蚂蚁生产的还是用雄蚂蚁生产的,按道理说应该是用雄蚂蚁,可是要把大批量的蚂蚁分出来雌雄那可不是一件容易事;可是如果不分雌雄呢,吃了雌蚂蚁会不会对身体有害?
这样的概念,的确会让人觉得难以自圆其说!
三、概念没有设置障碍,容易被竞品模仿和超越。
有些厂商在进行前期策划时,产品的核心概念挖掘得很好,但是由于事先没有设置好障碍以防止竞争对手的跟进,这样就很容易被竞争对手模仿,结果是自己辛辛苦苦进行的前期市场教育,就这样被别的产品瓜分了。甚至,有些竞争对手反过来又设置了一些障碍,把本来最早提出概念的产品排斥在了外面!
举个例子,有个产品*****,最早提出了“宿便”这一概念,可惜的是,厂家没有设置任何障碍,结果同类产品马上跟进,并提出了“洗肠清宿便”的产品概念,结果得了头筹,最后赚了大钱,而最早提出的厂家却没有得到太多回报。
四、产品概念与消费者的生活常识不符
不少厂商及策划公司都喜欢在挖掘产品概念时标新立异,认为越新的产品概念,越能够吸引人,越能够打动人。但是,不管你如何求“新”求“异”,一定要以符合消费者的生活常识为前提。否则,这样的产品概念在进行市场推广时难度就会很大。
举个例子:2003年,天津某药厂的一个心脑血管产品,提出了一个产品概念“改善侧肢循环”。他们的说法是:病变(有了血栓)的血管要想再疏通,治疗起来会很难;但是我们可以疏通其他的血管,让血液通过其他血管来供应大脑,这样病不就治好了吗?乍一看,这个说法还蛮有几分道理。可是再一琢磨,就觉得不对劲了。为啥?因为老百姓对于脑血栓的理解是血管里面产生了血栓,搞不好要把血管撑破的,那就成了脑出血。你现在改善了我的侧肢循环,可是我的血栓还在啊,那颗定时炸弹不排除,我还是不放心呀!所以,这家公司的市场推广也是颇费周折,至今还在苦苦操作。坦率地讲,这家公司要不是有一个老品牌作支撑,就凭这样的产品概念,操作起市场难度恐怕会更大!反过来看,同样是心脑血管产品的脑栓康复胶囊,就提出了一个非常巧妙的产品概念——排腐拴,这个产品概念非常符合消费者的生活常识——把我的腐败的血栓排出去了,自然就康复了,当然,这个产品的销售情况也很不错!
所以,笔者认为:产品概念一定要简洁、明了,符合消费者的生活常识,在这基础之上,再去追求变化,这才能挖掘出好的产品概念,否则,就是华而不实,推广起来就会很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