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不考虑这三点,广告语写得再走心
- ·为何你的广告语只能是口号,别人
- ·你的广告语够吸引人吗
- ·“一句广告语打天下”的时代已经
- ·广告语好坏的五大标准—如何创作
- ·教你制作一条驱动销售的广告语
- ·广告语理念高度与广告对象真实高
- ·广告语篇中的双关语翻译策略
- ·在品牌传播中如何使用广告语
- ·如何构思广告语?
- ·海澜之家广告语的用心
- ·广告语与广告产品
- ·不可小视的广告语
- ·长度的力量:关于长广告语的好处
- ·广告语的弦外音
- ·广告语综合症——品牌需要广告语
- ·蒙牛还是听了我的话,换广告语了
- ·橱柜行业有没有好的品牌广告语
- ·你以为你是谁--评珠江纯生广告
- ·人性化的品牌--浅谈万科的两句
- ·DULUX净味墙面漆广告语创意
- ·从一个广告语改变看家具行业品牌
- ·六个字广告语让服装店人满为患
- ·如何贩卖广告语?
- ·从香烟广告语,看烟企险恶用心!
- ·史上最雷人广告语
- ·“我要冰”一句多么幼稚的广告语
- ·广告语是干什么用的
- ·一句广告语带出一款新产品 售价
- ·看蒙牛广告语就知道蒙牛“忘本”
- ·如何为公司设计宣传广告语
- ·广告语的停顿研究
- ·我什么也看不见
- ·好的广告语是如何提炼出来的
- ·[公告]中国广告人网征集广告短
-
“地球人都知道”,无疑是一句很有名的广告语,有名到什么程度?它已经融入了我们的生活,成为我们随口就能说出来的一句话。不知道过几年会不会成为一个新的词条,被收入新版的辞典之中,也不知道会不会象那个著名的“鸡词条”一样引发关注。
但每个人都会随口而出的一句话,下面这道题不一定每个人都答的出:
“地球人都知道”是哪个品牌的广告语?
先不要看答案,估计答错的人的比例相当多。
两年前,我们上海战国策营销咨询机构在做保暖内衣市场调研时,就发现了这一趣事:500份目标消费者(保暖内衣)样本中,有344人回答“
再用百度试验一下,搜索“地球人都知道 南极人”,找到相关网页约4,430篇,全部为非厂家发布的帖子;搜索“地球人都知道 北极绒”,找到相关网页约2,620篇,而且,大部分是厂家发布的信息。
其实正确答案已经说出来了,真正花了银子做这个广告的,是北极绒。
你说冤不冤?不知道北极绒的老板对此情况有何感想?花了钱放了炮仗自己却没听到响。不知道这条广告片的创作者叶茂中有什么感想,让广告语流行了,广告主却被人遗忘,甚至还被张冠李戴,会不会创作者有些哭笑不得,或者有些干着急?
其它行业其它品牌是不是也有这种情况发生呢?估计还会有。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一、反映出了行业与产品的同质化。
南极人、北极绒都是做保暖内衣,但他们的营销策略、产品定位、产品卖点,都是十分相似。不仅他们俩相似,整个行业都象一个师傅教出来的徒弟,手法大体相同。因此,出现混淆不足为其。
二、广告语的诉求点出现错误。
这句广告语,可以说放在哪个品牌上都能用,甚至放在别的行业的品牌上也能用。如“王老吉,地球人都知道”,也没什么不可以。这是因为,广告语没有把企业、品牌、或产品的差异化提炼出来,即“广告语无法精确指向品牌”,无法形成稳固的“广告语—品牌—消费者”的联系。
三、品牌没有融入广告语之中。
也许创作者会说,既然品牌、产品同质化,我无法做差异化诉求,用这句广告语就是打知名度的。行不行?当然可以,新品牌首要任务是知名度,当年(2001年)这么做也是一条正确的方向,然而,结果呢?却是为别人打了知名度了。症结在哪里?如果是坚决地打品牌知名度,最不浪费广告费的做法是,把品牌与广告语结合在一起,让它们密不可分。
可能一些创意型唯美派广告人,会认为这种方法很土,但却是最有效,市场最认可。上世纪70-80年代,日本品牌在中国大陆投放的所有广告,都是如此的直接、土气,把品牌与广告语直接融为一句话,分都没办法分。
“日立牌是黑塔七(HITACHI)”、“偷西吧偷西吧(TOSHIBA)新时代的东芝”、“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还有住友化学的“正义的来福灵,正义的来福灵”,这么多广告语,一句都没有产生张冠李戴,广告费一分都没有流失。
四、“老大效应”发挥威力。
任何行业都象一个江湖,都有一个老大。保暖内衣行业也是如此,南极人多年销量遥遥领先,知名度攀升,成为了保暖内衣行业的老大。做老大有个好处,行业上升时获益最多,一个简单的观点:“行业各品牌广告的20%是替老大做的”。因为各品牌的广告投放量大了,行业销售总量放大,“老大”分的蛋糕也最多。这是行业老大的“吸纳效应”。结果,消费者就把北极绒花重金打造的广告语,很自然地安到了老大南极人头上。
但老大也不是总有好处。当行业出现风吹草动,老大受到的影响也最大。还以保暖内衣为例,这几年行业总体美誉度下降,出现了一些危机事件。其中,“南极人”代人受过、代行业受过的例子就有多起。没办法,行业一出现问题,首先想到的就是老大。
五、“地球人”的整合传播不够。
创作一句广告语,仅仅完成了一个细节工作,如何通过广告语的整合传播,让品牌聚焦,却是许多广告人、策划人懒的去做、或没有能力去做的事情。然而,这些幕后工作,才是真正地让品牌增值、让销量提升的硬功夫。这些做到位了,根本不会出现“广告语流失”。
比如,电视广告与终端形象的接应、报纸广告与促销活动的联动、新闻事件与公关活动的配合等等,如果北极绒当年都以“地球人都知道”为主线,将各传播手法与市场活动紧密结合,全方位重复刺激,怎么会出现张冠李戴的尴尬事?可惜,许多品牌策划者就象“治箭伤只把箭杆剪掉就算成功”的医生,只做了风光的表面文章,却忽视了真正的发力点。
但这事也不能怨广告片的创作者。许多企业认为,只好拍好一条广告片,能出奇能出彩,就达到目的了。因此,对咨询公司、策划广告公司的要求就是:别的我都会,你只需要给我一条广告片就可以了。花的是点心钱,当然就吃不到套餐了。有些咨询公司也是干着急没办法。
其实,做一句能够流传的广告语并不难,满足三要素即可。一是语言要有风格,或口语化的幽默感,或工整的意境感,让人有触动感,;二是通过名人传播,或通过有夸张、机智、滑稽的情节式广告进行传播,有记忆点;第三最重要,大批量的集中投放,“重复就是硬道理”。
然而,广告语好做,真正让广告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却不是花拳绣腿就能做到的。而一句有名的广告语,却成了消费者心目中其它品牌的作品,更是令人哭笑不得。
其实这种例子还很多。测试一下:
1、“滴滴香浓,意犹未尽”,这是哪个品牌的广告语?别急着答雀巢,可能记混了。
2、“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这是哪个品牌的广告语?看看,国际品牌也犯这个毛病。
作者为著名品牌营销专家、上海战国策营销咨询机构首席顾问;联系电话:13816697089;电子邮件:liweichina@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