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广告人的高傲与浅薄 是时候跳出
- ·原来广告人有那么多超能力
- ·致广告新人:广告是一场幻觉,不
- ·广告人不能承受的『委屈』和『误
- ·广告人接私活时到底怎么开价?
- ·大学生如何成为一名广告人
- ·广告人各职位撒谎能力大曝光
- ·十年广告人怎么写高考作文
- ·谢霆锋当创意总监为广告人提气
- ·本网站【微信公众号:中国广告人
- ·中国广告人网站官方QQ群欢迎加
- ·一位前广告人的心声:你们非得把
- ·“广告狗看进来”你是哪条狗?
- ·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死的广告人
- ·别自恋了广告人,庄淑芬是谢幕不
- ·广告人眼中的4A是怎样的?
- ·一个传统广告人的自白
- ·老广告人的反思:定位理论是大忽
- ·定位理论是大忽悠?—一个老广告
- ·广告人的时代来了
- ·一个老广告人的30年故事
- ·看,广告人如何写高考作文
- ·传统广告人该何去何从?
- ·正在“消失”的广告人
- ·一个广告人的独白-社交媒体的痛
- ·光棍节谈广告人的单身与梦想
- ·广告人,你是一个思维的懒虫吗
- ·广告公司能实现广告人的抱负吗?
- ·以广告人的思维看道德
- ·广告人应该对阳光下的一切都感兴
- ·广告人原则
- ·一个广告人的营销观
- ·80后的广告人为何暮气沉沉?
- ·广告人网站手机客户端(安卓版)
- ·从汤唯绯闻男友走红看苦逼的广告
星期六大清早,我比约定时间早了一些,做在Willde偌大的办公室中,眼睛不安份的随意打量。这个办公室我来过了几趟,每一次也是跟导演开制作会议,匆匆的来,匆匆的走。
我很惊讶一个搞创作的人,办公室可以是如此井井有条,一尘不染。我甚至私下决定了室内细如一书一草,以至大件家具的落脚点背后也经历了一段思考过程……
当初接到访问Willde这个任务,我心里其实有点紧张,从来都是觉得Willde很严肃,甚至乎不苟言笑。记得两、三年前跟Willde在澳门拍片,相处了几天时间,乱说乱笑一番消磨时间。但不论如何,一在Willde面前,他就是有股威
到了约定的时间,Willde气定神闲走进来,一头白发仿佛多年来也没改过发型,脚上是出乎意料的爬山靴而非哪对深入民心的牛仔靴!
十年一个十字路口
战战兢兢打开话匣子,只问了条热身问题,请Willde说一说当年为何放弃智威汤逊行政创作总监的高薪厚禄而转投充满未知素的广告制作行业。算起来Willde也算是广告人转做导演的先行者。
Willde娓娓道出他的心路历程。如果要将人生分段,每十年他就会来到一个十字路口,十年前他在智威汤逊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春归作这口饭吃得既温暖又舒服,换了是任何人大概也不会在这阶段想到抽身。
偏偏Willde就觉得在广告公司得生涯已经到了一个关口,原来自己已经不能满足于由于得心应手而来得,静极思动,很想去追寻另一个快。
在广告公司的日子是不快乐,但来来去去都是那班人,那班客户,一切就是太熟悉、太习惯……
导演生涯原是……
告别了熟悉得不能再熟悉得广告生涯,Willde挑选了与广告互有关联得导演工作,按他说工作上要面对得与从前恰好一百八十度相反。制作公司是整条广告生产线最后把关的一环,亦可说是最被动的一群,接触面很短,往来交手的主要是各大广告公司的一小撮人。
一个品牌的推广意念,经历了千山万水,落到导演手中,其实能改变的已经十分有限。
吴导演得体验是,做好本分,少说为妙,多出来得时间就用来细心留意周围的人,多年以来见尽各式的人,勇者无畏或是有勇无谋之辈,一律逃不过他的法眼。这样说来每次跟Willde合作,他严肃认真的背后可能已静静留意着我,不知道我属于哪一类人呢!
食客变大厨的比喻
问Willde他前前后后在广告圈打滚了这么多年,无论是作为创作人抑或导演,他有没有什么独到的见解要跟大家分享。
他想了好一阵,终于侃侃吐出了闷在心里很久的说话,Willde感慨地以客人到餐厅光顾作了比喻。从前当客人步入餐厅,心里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吃好东西。一切就从阅读菜牌开始,侍应的责任是向客人推荐是日精选,餐厅的灵魂从来也是主宰食物水准的大厨。
不知从那时起,客人觉得烹饪不过是普通不过的事,人人以为自己有能力做大厨,客人开始企图及意图指导大厨入厨技巧,一切变得本末倒置起来,侍应胡乱提意见,大厨被迫照单配药,煮出来的东西非驴非马四不像,食物水准一落千丈……
客人由点菜变成兼任大厨,角色混淆之余,大厨在没有选择的情形下,被迫做出妥协。
这比喻正道出了在Willde心目中,现在做广告是什么一回事。
现在的广告公司往往因为生意问题,被迫选择顺从「民」意,客户因得到广告公司「推波助澜」更加肆无忌惮提出各类无礼要求,广告公司的存在价值变得可有可无。四不像的广告对推广产品的效用并不显著,客户所花其实用不得其所。
十年后
如果以十年作为分野,Willde认为十年前的广告公司比现在专业得多,每间公司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独特的专业见解。从业的人也很有理想,非常投入去做好自己的工作。
现在的广告人一般比较急功近利,Willde大为痛心是见到不少搞创作的人,为了维护生意利益而甘愿降低创作水准。其实创作的人本身已应具备足够的智慧去了解客户所需,从而提出最适合的方案,实无必要在提案之后一而再,再而三的作出妥协。
维持公司的生意额当然要紧,可是当中的妥协以及忍气吞声实非必然。过早出现的自我审查是扼杀创意的元凶。
理想中的模式
对于广告运作,Willde心中早有一套理想模式。这模式却建基于一个非常重要的假设,就是客户要有足够的智慧懂得运用每一分毫的广告预算,以及十分着紧去吹求花得其所。
继而客户得架构要尽量精简。众所周知广告其实是一门主观玩意,每个人也可能有自己的主观看法,太多人参与,加入了太多主观意见,又没有人具能力去理出一个集体主观意愿,简单事越来越复杂化……
客户人数精简之后,更好的是能从一开始就能参与制定推广意念。广告公司与客户各站在属于自己的岗位坦诚讨论广告方向,大家平起平坐互提意见。
在坦诚公告的大前提下,几小时的真情对话已足够让广告公司的人去创作出一套方向正确、讯息强烈而富代表性得意念。
大家减一分私心,添一分坦诚,整个过程得以顺利进行,提案便能「一语中的」,减省了其后不断的改变主意,来回反复的修正不过是在浪费大家时间。
牛仔靴的下一步
谈了一大轮对广告圈的看法,转而问Willde他自己的下一步希望怎样走。
适逢又是来到十年一转这个十字路口,Willde不讳言正在思量前路应该怎样走。他的梦是每早醒来也有一个新意念,由他再想方法把它变成有效的沟通途径。
回想做导演的十年,起初几年不算太投入,或许是依然留恋在广告公司时比较超然的地位。近年当一切开始在自己掌握之内,Willde开始享受起来,懂得欣赏各中乐趣。
不过Willde时一个绝不留恋曾经拥有的人,当所有事情变得顺理成章得心应手的时候,又是他思变的时候。他深信肯放弃是获得更多的第一步,人是应该不断自我增值,生命应该掌握在自己手里,而非让别人操控。
Willde的下一步连他自己也没有一个实质的定案,有一意念是循品牌建筑师方向走,为品牌制定长远策略,提交由广告意念以至制作路向的实质建议。
集合了多年广告及制作经验,Willde担当这角色的确绰绰有余,加上他本身就是个正直无私的人,我有信心他提的建议必定是坦诚而有建设性的。
很欣赏Willde的勇气,试问有多少人能在拥有得最多得时候抽身?安于现状其实是不思长进的糖衣借口。有些人的生命总是比别人精彩,因为有些人总是比别人勇敢。
一直很奇怪Willde人到中年为何喜欢踏着一双牛仔靴到处走。一席话之后,我得出了一个结论,这双牛仔靴不单有永不停步的象徽意义,也肩负了陪伴主人开拓新路的神圣任务。
吴文芳
十年前他是智威汤逊的行政创意总监,是亚洲其中一位最出色的创作人。
十年后他是香港数一数二的广告导演,一直坚持只有真情流露的广告,才是最能打动人心。
冯晓韵
喜欢一切与文字有关的工作,做过杂志、写过专栏,也做了十年广告文案。
在大大小小的跨国公司做得没甚趣味,选择了暂时停下来,看一看以前没时间看的时间,感受一下以前没时间感受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