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鞭挞中国广告界!
中国广告经历了改革开发以来的大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这是中国经济大发展背景下的一种必然结果。从纵向考察,中国广告的进步是显而易见的,我们有理由为之欢欣鼓舞。但是,如果从横向比较,尤其是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广告至多也只是万里长征才迈开第一步,今后的路还很长很长,要攀的峰还很多很多,这就要求中国广告人务必保持清醒的头脑,客观和辩证地看待中国广告这些年来的发展,以良好正确的心态正视中国广告。
问题是,
一些中国广告人往往洋洋自得于根本抬不上桌面的所谓“成绩”,一个个在自以为是中陶醉于“小国寡民”的“良好感觉”之中,很多所谓的“广告人”根本没有起码的市场经验和产品经验,却总想往自己脸上贴一块“大师”的金。更可笑的是,他们总是自以为“聪明绝顶”、“智慧绝伦”,总把“别人”当成傻子,殊不知,他们恰恰忘记了一点,今天的这个时世,没有谁比谁傻多少,客户的聪明智慧往往都高于我们这些广告人,事实上,我们的客户中,不乏真正的市场专家和广告专家,因为他们是在市场一线的“枪林弹雨”中闯过来的,只有他们才真正懂得市场的“脾性”,也只有他们才知道如何才能合理运用传播手段促进品牌的提升和产品的销售。
因此,中国广告人迫切需要的是扩展眼界,放低姿态,虚心学习,努力提高。从整体经济大环境看,中国的广告公司无论在规模、实力、水平上都与其它行业企业相差悬殊,根本没有资格、也没有这个实力“傲视”四方。另一方面,对于今天的绝大多数中国企业来说,他们的终极关怀目标只是能不能顺利地、迅速地把产品卖出去,而且,在经营的“根”上,基本上都处于追求“短平快”的阶段,所以如果我们只是机械地生搬硬套洋广告理论,别说是“奥美360度”,也枉论“电通蜂窝”,你就是整个“宇宙穿越”、“时空移位”,其结果也就是“不灵光”这三个字。对于中国广告人来说,必须在市场和产品一线经受历炼,而不是仅靠象牙塔里掉几年书袋就出来披张广告人的皮,因为,不苦巴巴当几年“卖货郎”,就难得能转得开广告这盘“磨”。中国广告之“汉”与“天”,就在市场,就在我们周围的那些卖产品的客户们中,而绝不是在那些洋鬼子们的洋广告理论中,更不是在那些所谓的4A广告公司中!
后语:
发完“我们鞭挞中国广告界”系列一至六后,我的心情也是很沉重的,作为行业里的一员,我看到了这个行业蓬勃发展的生机,同时也深深忧心于行业里的种种制约行业健康快速发展的不良现象的存在和滋生。曾经有朋友问我,你为什么要写“我们鞭挞中国广告界”系列?我的回答就六个字:爱之深,恨之切!
这种感受,不谦虚地说,只有真正热爱这个行业的人才会有,我想,我应是其中的一个。我的好友阿斌总曾问我,你既然认清了这个环境,为何不选择离开?我的确也一直为这个问题所困扰,我的确非常热爱我所在的这个行业,但也苦恼于很多事情又决非一己之力可以解决的。中国民营企业的问题其实普遍存在,很多是共性的问题,这也是发展中的中国民营企业必须迈过的一个“坎”,只有迈过了,企业才会提升到新的竞争层面,行业也才会进入健康良性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广告行业是个小行业,户外广告更是小中之小,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我们应看到其未来足够大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我们必须坚持我们的专业化道路,在市场、受众越来越细分的大环境中,只有专业化才是我们所谓的核心竞争能力的主要内涵,问题是,我们的行业存在着太多的浮躁、功利氛围,经营上的短视和认识上的短浅常常使我们抓不住关键和主旨,战略缺位导致了我们可能从一开始就迷失了方向,我们实际上被战术环节上的东西主导了我们的经营,企业已无所谓经营管理,而是被所谓的销售和客户牵着鼻子走,这使得企业陷入了头疼医头、脚痛医脚的处境,长此以往,企业发展的前景甚堪忧虑。
企业的经营管理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中国广告行业企业急需补上这一课。眼界无穷,天地方宽,从这个角度看,中国广告人整体上还处于朦胧阶段,这可能也是中国广告目前存在这样那样问题的原因之一,中国广告人应跳出自家的“井”,多学,多看、多悟,并将所得付之于实践,如此,方可在另一层面和高度来观照中国广告行业的发展,也才能真正做到胸有成竹,收放自如,游刃有余。
大贺(中国)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殷立新 中国户外广告及新媒体实战派营销管理专家,在《亚洲户外》、《广告人》、《广告主》、《中外管理》、《21世纪营销》、《21世纪人物》等数十家专业刊物上发表相关专业文章,作者专业博客:中国户外广告与新媒体博客http://blog.sina.com.cn/hawk1993 作者邮箱:hawk1993@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