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营销专业搜索
相 关 文 章
最 新 文 章
- [品牌诊断]-麦斯威尔,最走心的浪漫撤
- [品牌诊断]-“天鹅可飞,孔雀难鸣”—
- [品牌战略]-也谈品牌战略架构
- [营销策划]-湖北“秘源玛卡酒项目”操
- [品牌战略]-品牌定位,你是要做自己?
- [品牌诊断]-浅析奇瑞路虎品牌架构设计
- [营销诊所]-我在营销上犯过的四大错误
- [营销策划]-华丽转身的“新希望”:互
- [营销策划]-营销策划中的策略定义
- [品牌攻略]-15年关于新品牌的六场“
- [市场纵横]-消费认知的“破与立”
- [营销策划]-营销中不同角度观察消费者
- [品牌攻略]-工业品企业为什么需要品牌
- [品牌攻略]-大品牌时代的10个“不要
- [营销策划]-别把营销策划玩成益智游戏
- [营销策划]-中国传统企业在大互联时代
- [品牌攻略]-让消费者参演你的品牌故事
- [营销策划]-当下营销乱象
- [营销策划]-工业品营销,你喊错人了!
- [品牌攻略]-做品牌千万别做小三
当前位置:中国广告人网站--->品牌营销栏目--->品牌攻略-->详细内容
被忽略的营销盲点——软文化营销
作者:李超 日期:2007-5-20 字体:[大] [中] [小]
-
世界饮料业巨头可口可乐有自己关于“秘方”的故事,世界快餐巨头也有自己“肯德基秘方”的故事,这故事或秘方真的是巧合,还是一种不为人知的营销定律呢? 请看 被忽略的营销盲点——软文化营销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究竟什么是软文化营销,什么是硬文化营销呢?
硬文化营销:
让消费者被动的记住你品牌的营销活动,现在大众媒体上如报纸,电视,户外媒体等普遍存在的均为硬文化广告营销,这
种营销广告的最大特点便是消费者一眼便能识别出它是广告。在广告泛滥成灾的今天,一提到广告人们便会产生一种抵触感,伴随着这种抵触感而来的是对你的品牌的一种消极的感觉。
硬文化广告营销的具体的广告词如麦当劳的硬文化营销广告“我就爱它!”维维豆奶的“一百缕阳光的味道”宝洁公司为其海飞丝所做的去屑广告,所有的这些广告营销的共同之处就是将自己的产品的功能或形象以硬文化广告营销的模式推销给消费者。
但是他们却忽略了一个重要的环节:消费者的记忆认知仅仅对他们感兴趣的事情和那些他们自己主动记忆的事情保存长久的记忆,而对那些自己不感兴趣的事物,仅仅是一种“左耳进,右耳出”的称不上记忆的瞬间记忆!
现在问你一个问题:你对大街上到处都有的广告牌集电视上每隔几分钟就播出的广告持什么态度?
专业调查公司的结果是93.5%的人都是对这种硬文化营销广告产生了一种有新的反感。
我们众所周知,一个产品的推出只有被消费者知道此啊有更大的卖出几率,广告营销也便成了产品制造与消费者购买过程中必不可缺的一个重要环节,经过了近百年的发展,这种硬文化广告在21世纪达到了顶峰,而伴随着这种广告的顶峰繁荣,消费者对其的反感程度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期。
软文化营销:
能让消费者主动记住你品牌的营销活动.
什么是硬文化营销广告?
硬文化营销广告是指公司一次又一次的重复自己的品牌,想利用重复让消费者听到自己的品牌来被动的记住自己的品牌。
什么是软文化营销广告?
软文化营销广告是指利用一些能够抓住消费者眼球的公益或隐身广告来让消费者主动地记住你的品牌!
软文化营销与硬文化营销的最大的区别是:
软文化营销注重让消费者自愿的记住你的品牌形象,而硬文化营销是强迫消费者记住你的品牌形象。
宝马,软文化营销的创新者,宝马汽车品牌印记在1995年的《黄金眼》(Golden eye ) 开始出现在007电影里,之后又连续在1997年和1999年两次陪伴邦德。当观众在看到宝马的标志出现在电影中时,消费者会毫不犹豫的说出宝马这两个字,也正是顾客这种主动的品牌识别意识,使宝马的这种嵌入式电影软营销将宝马的品牌又一次深入人心,
那么这种软文化营销相对于普通的硬文化营销优势究竟在哪里呢?
当宝马的一则硬文化营销广告映入读者眼帘时,消费者心理上马上认为这是一则广告,而只要你被消费者定位为广告了,那么在当今这个广告泛滥的年代,消费者就会对你产生抵触情绪,无论你的广告做的究竟是好是坏,只要你的消费者认为你是在做广告了,那么消费者的脑中就会产生一种反感。
而当宝马的形象以软文化营销的模式进入消费者大脑时,消费者心理上首先就不会对你的形象产生硬广告那样的抵触,这在消费者认知的第一步就已经胜利了一大步了。
营销中不可忽略的认知盲点——主动认知与被动认知
心理学上的认知具体又分为主动认知和被动认知,我们都知道,在我们上小学时,不愿意背诵老师强迫我们背诵的某些东西,如唐诗,散文等。但老师却在强迫我们记,他们会对我们说:“你们一定要把这首诗背过,一定要把这个句子背过,不记住不行!”,
在这种被动的认知情况下,即使我们背诵了十遍,反复抄了十遍,我们会发现,我们还是记不住,那么原因究竟在哪里呢?
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对我们记的东西不感兴趣,我们根本不想去记那些垃圾东西。只是老师让我们记,我们的大脑处于被动认知阶段,而不是我们自愿记的,我们是被强迫记忆的,所以,即使反复读了十遍,抄了10遍,我们仍然还是记不住,
但当我们对某件事特别感兴趣,觉得某个人给我们讲的故事特别好玩,特别能引起我们的兴趣时,我们只需要听一遍,而不需要去背,我们可能就记住了这个故事的大致内容,这时,主动认知和被动认知的优劣程度就显而易见了,而硬文化营销的被动认知效果与软文化营销的消费者主动认知原理的心理记忆区隔也就在这里了。
当消费者看到你的硬文化品牌广告时,这正如老师强迫他们记住某段句子或诗词,这时,我们的消费者处在被动记忆认知阶段,我们会发现,即使记十遍,我们仍然记不住,这样企业在进行其广告营销时,虽然花费了巨额的资金,但收效却是甚微!
可口可乐软文化营销与肯德基软文化营销的共同规律
让我们来看一下可口可乐与世界快餐业巨头肯德基是怎样进行其软文化营销的呢?经过研究调查,我们发现,这两大巨头的品牌行销中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兜售自己有一个秘方:
可口可乐的关于自己秘方的故事是:
可口可乐的秘方存放在保险库里,安保措施非常严密,而这种严密是世人所难以想象的。如果公司了那个人想要查询这一“秘方”那么这个人就必须首先提出申请,经信托公司的董事会全权批准后才能拿到保险库的钥匙。同时还严密规定,保险库的门要想打开必须符合一下两个条件1.有官员在场,2.在指定的时间内打开,因此,迄今知晓这一秘方的不到10人。
肯德基关于自己秘方的故事是:
1963年退伍后的桑德斯上校因为不想过一事无成平凡人的生活,于是拿了家里的一个祖传秘方,外出寻求合作伙伴。到了1964年,桑德斯上校以200万美元的价格将肯德基的秘方卖给了一个三个人,秘方就是在这次风流水转后传给了外人。三人财团其中一个人是马西,他是一个金融家,因此资金力量雄厚。佩尔斯特以前是一位航空航天工程师,他负责配制调料和改进一系列的工艺。在马西的财团风风光光买下了肯德基之后的第七年,何伯雷恩公司以2亿8千7百万美元垄断了品牌的经营权。
这两个企业说的秘方究竟是不是真的,我们无从考证,但有一点我们可以肯定——他们对软文化营销的运用确实很高明,因为每个人都会对这种秘密感兴趣,我敢保证,只要是关于秘密,比如说哪个男明星跟哪个女明星同居了,这种丑闻的事情,你看一遍就不会忘记。这便是软文化营销的主动品牌认知超过硬文化品牌营销中的奥妙之处!
营销界中还有无数的这种借以传播品牌的软文化营销故事,品牌中的这种“秘方”或“故事”发生一次是不经意的偶然的营销成功,发生两次也是偶然的品牌营销成功,但如果这种营销活动被一个公司运用了第三次,第四次,那么这就是一种必然的营销模式的成功了!
软文化营销的典范——宝洁
我们时常听到宝洁有这样的营销广告,
“你会洗头么?我来教你怎么洗!”
“你洗得好么?让我来教你怎样洗得更好?”
大家注意了,在这里,宝洁有没有运用硬文化广告说:“我们的产品好,大家都来用我们的产品,”
有没有说:“我们的产品比别人更便宜,快来买我们的产品”
没有!宝洁用的是一种投入更少,收效更大的一种软文化营销!
当一家公司的硬文化广告营销达到高潮,而无法使产品的印象让消费者更深刻时,不妨试一试软文化营销!
当消费者以一种主动的心态记住宝洁教给人们的应怎样将头洗得更好,怎样更科学的刷牙时,宝洁公司的形象也连同这些日常的知识以一种“故事戏剧化情节”[1]进入了人们的记忆库!
而且这种品牌印象记忆要远比那种被动的,死记硬背的品牌认知记忆要长久的多!
这种公益化的软文化营销要比单纯的硬文化营销收益更大,也更易在公众的心目中树立友益,和爱的公司形象,使顾客觉得你更像他的朋友,而不是商家。
试问当你在商店里看到自己朋友的产品时,你是否更倾向于购买你所熟识的产品呢?
[1]注:“故事戏剧化情节”是指当一种事物以故事的形态被你认知时,你会很容易的记住这个故事,而且对这个故事的记忆可能会很长久,哪怕别人仅仅给你讲了一遍这个故事哦!如水浒传中的武松打虎的情节,虽然可能这个故事你只听人讲过一遍,但你却很容易将它记住,而且可能记了几个月甚至几年都不会忘!而想想当你在背诵一首唐诗时,你又背了多少遍才将其记住的呢?想一想你是花了多少功夫才记住“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这首诗的吧,是不是读了一遍又一遍,在经过了一番挥汗如雨的努力后终于记住了,但没过七,八个小时,刚才记住的又忘得没了影。别害怕,这不是你的错,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这种通病。在这里,我们该怎么办呢?这里我们就要靠“故事戏剧化情节”来帮我们记忆了!
软文化营销究竟能带给我们什么?
下面就让我们来看一下软文化营销的威力,2006年12月,中国的民营企业春秋航空由于出售1元低价票,被物价局处以15万元的罚款,通过这次策划力十足的软文化营销,现在让我们看一下春秋航空在品牌认知战略上获得了什么
1. 春秋航空的品牌认知与认可度上升了45.9%,而普通的一个品牌要想达到同样的效果,得花去上百万甚至千万的硬文化广告传播费用,而春秋航空花了多少钱呢?15万
2. 此次软文化营销事件后,消费者就主动的给春秋航空作了一个完美的定位,——春秋航空的票价低,这个完美的定位与春秋航空的自身定位恰恰相吻合。
由上面的案例,我们不难发现软文化营销的优点——四两拨千斤,以及其少的投入获得巨大的品牌认知度及间接的经济效益。
春秋航空有没有打出硬文化营销的广告对消费者说“我们的票价低,来做我们的飞机吧!”没有!
有没有说“我们的航空公司好,请来我们的航空公司!”也没有。
因为春秋航空知道一点,要想让自己的品牌在消费者的记忆库中占有一席之地,最好的捷径就是运用软文化营销模式!
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下农妇山泉的软文化营销广告
“您每喝一瓶水,将有一分钱捐助希望工程”大家一定还对中国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播出的这则广告记忆犹新吧,画面中有许多图画是关于贫困山区的生活的,而对此广告主题水的画面闪现次数确实少之又少,而农妇山泉的竞争对手娃哈哈纯净水在广告策略上是怎么做的呢?
自己的纯净水多次闪现在广告画面中,并且配以我的眼里只有你的广告词,当然娃哈哈也已经很高明了,因为它已经不是在卖水,而是在买一种形象,是一种感受了,但农妇山泉与娃哈哈广告策略相比之下,哪个更会营销呢?农妇山泉。因为农妇山泉的广告在消费者的眼中之时呼吁人们要为公益事业做出贡献,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是农妇山泉的广告在众多的广告中脱颖而出,获得人们的进一步的认同感,娃哈哈确是在实实在在的做广告,而广告的天性就是记忆是消费者引起反感,这就使娃哈哈品牌在消费者心理认同上欠缺许多,娃哈哈的这种广告是典型的硬文化营销。而相对娃哈哈来说农妇山泉的广告策略则为软文化营销策略。软文化营销与硬文化营销最大的不同就在于软文化营销让顾客在心理上自发,主动地认同你的产品形象。而硬文化营销是品牌厂商用高频率的广告来迫使顾客认同你的产品形象。
在软文化营销策略方面可口可乐又是怎么做的呢?
1998年戴维格雷为可口可乐总裁罗伯托.郭思达写的《我想要世界买杯可口可乐》及1999年马克.彭德格拉斯特委可口可乐写的《上帝,国家,可口可乐》虽然这两本书的面世在我们看来仅仅是为可口可乐写的两本书,但当读者读完这两本书后,无疑对可口可乐的企业文化产生了一系列的变化,由以前的知道转为了解,又进一步深化成熟习(在此不是熟悉,而是指的消费者在读这两本书的时候渐渐研习到了可口可乐的企业文化),在心理学中有一个“熟知定律”是指当一个陌生人于一个你熟悉的朋友同时向你借钱时,而你现在只能借给他们其中的一个人,你更倾向于先借给那个你熟悉的人。同样,产品的品牌营销也一样,当一个你不大了解的产品品牌,和一个在你大脑中已产生深刻印迹的产品品牌放在一起时,你会偏向哪一个呢?
最后让我们用一种最返璞归真的例子来概述一下我们的软文化营销;
这种软文化营销正好等同于在大学餐厅里买饭,你想要餐厅里的打菜员每次多给你打点菜有两种方法。
1. 你多付些钱,这样他会硬性的给你多打点菜,这种方法等同于我们所提到的硬文化广告营销。花费大量的广告费来把我们的产品形象推销给我们的消费者。
2. 另一种方法是运用软文化公关策略,逐渐的拉近你与打菜员的关系,当你们的关系日益融洽逐渐成为好朋友时,你与别人付同等的钱单打菜员会多给你成很多菜的。在这里我们提到的运用软文化公关策略逐渐拉近你与打菜员关系的过程,也就是我们在商战中运用软文化营销策略,拉近我们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的过程。
姓名:李超 单位:黑龙江工程学院 职务/岗位:学生 电话/手机:13936172593 E-mail:chaoli1234@126.com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红旗大街999号黑龙江工程学院252# 备注(需说明的情况,个人简介等): 现就读于黑龙江工程学院人文科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