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甲方观点:我为什么要找叶茂中做
- ·批判叶茂中:什么样的广告才是有
- ·被骂滚出广告圈的上世纪广告狂人
- ·策划了知乎、马蜂窝洗脑广告的叶
- ·叶茂中们,假如没有广告,你们如
- ·讨教叶茂中先生——品牌定位是理
- ·叶茂中:营销与游戏精神
- ·叶茂中为什么“做一个死一个”?
- ·叶茂中是谁?
- ·不同于叶茂中二次牵手乌江榨菜的
- ·叶茂中:这时候你争品类第一就傻
- ·评叶茂中的八马茶业品牌规划
- ·王志刚PK叶茂中:谁是传说,谁
- ·叶茂中策划何止“三板斧”?
- ·找“心”——不同于叶茂中的观点
- ·叶茂中做高端 张小虎做终端
- ·我也拿叶茂中说说行业趋势
- ·策划人,你真的了解叶茂中吗?
- ·“策”话
- ·策划鬼才叶茂中:广告的道道
- ·叶茂中营销策划:一条“伟哥”生
- ·俞敏洪与叶茂中
- ·像叶茂中一样成就你的事业
- ·向叶茂中同志学习
- ·叶茂中用现实主义做广告
- ·从朵唯手机看叶茂中对女性的不了
- ·命名当如“叶茂中”
- ·商人不挣钱就是不道德!
- ·叶茂中这厮 —《风度》专访叶茂
- ·全面解剖叶茂中,原来是只羊!
- ·从喔喔奶糖看叶茂中的兵败宿命
- ·叶茂中:从雅客糖果的营销策划说
- ·且看叶茂中投广告
- ·策划人都要像叶茂中一样愤怒
- ·听叶茂中策划讲座后有感
..
当前位置:中国广告人网站>创意策划>广告杂烩>详细内容
《叶茂中谈广告》之如何发现广告人才
作者:叶茂中策划 时间:2007-5-28 字体:[大] [中] [小]
-
优秀的广告人不仅要能拿出广告策划、创意,更要在这之前能摸清该产品营销情况,制定出营销战略和战术,也才能配合营销拿出相应的广告战略和广告战术。
上海大学广告专业的孙永超先生、黄老师带了十多位广告系的学生来采访我,其中有学生问到广告人素质这个问题。这是个既好答又不好答的问题。奥美广告公司曾刊出一则招聘启事:"寻找稀有动物。"可见成为一个真正优秀的广告人实在是不容易的。
入道广告界以来,我自感干得还算可以,尤其1995年3月的广州、北京、郑州、杭州、南京等地的考察,使我对全
另一类成功的广告人并没有念过广告专业,是从单位原来的工作岗位转到广告上来的。他们以前有的是在电视台干导演干记者或者搞摄像,有的是从营销上转来。他们相对刚从大学里出来的学生,年龄稍大些,社会经验生活底子都较前者厚,所以在广告界折腾一段时间以后,在拓展客户、总体策划上就显示出相当好的组织策划的能力,随时捕捉时机搭顺风车的本事也强。 据说现在北京电影学院招导演学员,已经不再招应届毕业生,而是面向有生活底子,在电影、电视行业正在工作的人。我想也是因为作导演不仅要学到导演技巧,还要有生活积累。这大概也是78级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能出张艺谋、陈凯歌这样的导演的原因吧。
广告专业的学生在学校里所学的策划、创意的技巧,往往不能在广告公司的工作上立即得到应用,最主要的原因也是实践太少,没有实用性。
广告人才有两种,一种是商业人才,另一种是艺术人才,但一个真正优秀的广告人,应该对商业和艺术这两方面都具备良好的修养。
广告人首先必须是一个优秀的营销专家。优秀的广告人不仅要能拿出广告策划、创意,更要在这之前能摸清该产品营销情况,制定出营销战略和战术,也才能配合营销拿出相应的广告战略和广告战术。广告人应该比其他行业的人,对于艺术、社会与科学保持更浓厚的兴趣,而且其兴趣必须广泛。美国广告专家韦伯·扬说:
我所知道的广告人有两种特征:
1在太阳底下,他们对任何课题没有不感兴趣者;
2不论对任何方面的知识都贪婪无厌。
国外的广告人有长发的嬉皮型,也有衣冠楚楚的绅士。广告人所需要的是蓬勃旺盛的挑战精神,而不在乎年龄。广告圈所需要的人才很杂,创作部门需要文案写作、艺术摄像的人才,其他部门如媒体策划、客户主管、市场调查等也需要相应的专业人才。所以你即使不会写也不会画,照样可以在广告界的其他方面进行发展,并取得成功。 广告人是一个生活中的多能儿。搞客户的要有善辩的口才,才能说服客户;策划人要有组织能力,放眼整个市场,而不是只盯着一个产品搞定位;搞调查的要有分析能力,能够准确地判断一个产品的目标消费者;搞创意的,不仅要有超人的想象力,更要有沉浸入目标消费者情境中的演技,才能从模仿到发现目标消费者喜欢并接受的创意;搞媒体的更要有与人打交道的公关才能。现如今评价一个广告公司的实力,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就是媒体发布上有没有高人一筹的本领。总之,一句话,广告人必须拥有尽可能多的知识,既要专又要多能。
广告工作是各个专业分工的集合体,讲求团队作业。在明确的工作职责划分下,各自做好份内专业的工作,一棒接一棒,是很理想的交响乐团。但是会不会存在这样一种理想状态呢?
在乐队演出中(最明显的是爵士乐),个人有发挥的机会,有时即兴起来,同团者也能立即反应,有绝佳的配合默契,而每个人仍得会兼玩其他乐器,使得乐曲听来更为丰富。
广告乐团就更要命了。每一次的广告作业,都是正式演出,而且都是唯一的,没有可能预演,也没有可能NG(重来一次)。
并且,广告乐团永远无法固定演出曲目,因为每一次演出的观众或听众(客户)都是不一样的,也不能对演出场地做特定要求。作为广告乐团的一员,该有怎样的兼容性?
有一个非常贴切又生动的比喻:广告人必须要像鸭子,在水里可以游,在陆上可以走,客户逼急了还能在空中飞几下。站出来能代表公司、透显公司文化;能协同、处理人际关系;能不断的接收、收集资讯,与他人分享,而且愿意成为问题解决者;也能知道如何分配资源,掌握轻重缓急;甚至还要会谈判、交涉…… 哇!你先别叫。其实放开眼看一看,一般人穷其一生也不可能只专精于一种范畴之内,何况是广告人,很多事需要触类才能旁通。
你必须对你主管的客户的有关情况和知识了如指掌。比如,你正主管一家经营饮料的客户,那么就要研究整个饮料市场和关于饮料销售的知识,以及饮料的包装、味觉、价格、标光度等一系列问题。总而言之,你要在短时间内成为饮料生产、销售的专家,否则根本主管不好你的客户。因为客户跟你见面谈的不可能是你正熟悉的摇滚乐或拳击,所以准备做一个优秀客户主管的人,必须有在不长时间里谢顶的准备,因为实在伤头脑。叶茂中已掉了一万多根头发了。
说白了,广告人是一个通俗职业,是音乐界的流行歌手,广告只是让众多的目标受众看到并因此而受劝诱去购买广告宣传的产品,该广告才算成功。
广告人的忙碌和辛苦是每个圈内人都知道的,一个打动人心的文案诞生,也许是用多少个不眠之夜换来的。能够熬夜干革命,大概也算是广告人必须具备的一个素质吧。
广告人是无家的游荡者,只能以工作上的成就感去弥补这种没有归宿的感觉。客户是我们的衣食父母,但客户也会犯错,否定你优秀的方案。人是需要鼓励的,广告人尤其需要自己为自己鼓掌。
文学家、画家可以坐在象牙塔里搞创作,广告人却只能深入到杂乱的市场中去捕捉信息,深入到人群中去研究人,注定要"在路上"折腾,不得安宁。
广告不是完全的创作型行为,更多的是设计型行为。广告人要有"偷"功。只要对产品推广有利,什么别人用过的技巧、手法都可以用,不要不好意思。标新立异也是为了产品推广,但并不代表标了新立了异就是好事!国外广告大师和同行作品里的好东西尽管用,不用白不用。
说到底,广告人不是艺术家。艺术家之间没有超越,只有区别;而广告人却只视能否扩大产品销售、增加市场份额为衡量广告运动成功的唯一标准。
广告人是一个十足的"遵命职业",玩个性,却不能视个性为神圣,该让个性收起来的时候,千万不要难过。假如你是个愤世嫉俗的同志,千万别踏入广告界,否则有得你难受。
另外,我还要向所有有志于广告业的朋友推荐一个很多成功广告人都有的习惯,那就是阅读,尤其要大量阅读杂志。每天看两本不同类型的杂志,每三天读一本书。如果能坚持一两年的话,必有所获。
美国广告协会总裁弗洛斯曾说:"广告事业是将平生的时光花在有趣活动上的挑战性工作,而且对我们的社会能产生动态的结果--唯有少数人能达成这种远景。"当诸位有机会踏入广告界时,必能发现这老爷子没说假话。
请购买此书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