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甲方观点:我为什么要找叶茂中做
- ·批判叶茂中:什么样的广告才是有
- ·被骂滚出广告圈的上世纪广告狂人
- ·策划了知乎、马蜂窝洗脑广告的叶
- ·叶茂中们,假如没有广告,你们如
- ·讨教叶茂中先生——品牌定位是理
- ·叶茂中:营销与游戏精神
- ·叶茂中为什么“做一个死一个”?
- ·叶茂中是谁?
- ·不同于叶茂中二次牵手乌江榨菜的
- ·叶茂中:这时候你争品类第一就傻
- ·评叶茂中的八马茶业品牌规划
- ·王志刚PK叶茂中:谁是传说,谁
- ·叶茂中策划何止“三板斧”?
- ·找“心”——不同于叶茂中的观点
- ·叶茂中做高端 张小虎做终端
- ·我也拿叶茂中说说行业趋势
- ·策划人,你真的了解叶茂中吗?
- ·“策”话
- ·策划鬼才叶茂中:广告的道道
- ·叶茂中营销策划:一条“伟哥”生
- ·俞敏洪与叶茂中
- ·像叶茂中一样成就你的事业
- ·向叶茂中同志学习
- ·叶茂中用现实主义做广告
- ·从朵唯手机看叶茂中对女性的不了
- ·命名当如“叶茂中”
- ·商人不挣钱就是不道德!
- ·叶茂中这厮 —《风度》专访叶茂
- ·全面解剖叶茂中,原来是只羊!
- ·从喔喔奶糖看叶茂中的兵败宿命
- ·叶茂中:从雅客糖果的营销策划说
- ·且看叶茂中投广告
- ·策划人都要像叶茂中一样愤怒
- ·听叶茂中策划讲座后有感
..
当前位置:中国广告人网站>创意策划>广告杂烩>详细内容
《叶茂中谈品牌》之误区之十三:调研可有可无
作者:叶茂中策划 时间:2007-6-6 字体:[大] [中] [小]
为了寻找或验证一个想法,国际大公司习惯进行大规模的市场调研,中国企业则更多地倾向于拍脑袋做决定。
中国企业在品牌建设中常常忽视市场调研,不作调研盲目推产品。为了寻找或验证一个想法,国际大公司习惯进行大规模的市场调研,中国企业则更多地倾向于拍脑袋做决定。"发财的点子明明摆在面前,为什么还要投入大量时间和金钱作调研?"他们总是怀疑为考证一句话而投入大量经费作几百页厚的研究报告是否值得?
脱离调研就是脱离市场,脱离调研就是脱离消费者,没有市场调研的品牌建设仿佛空中楼阁
想当然地做中国市场,不要说中国品牌,即使国际品牌一样会失手。国际知名品牌红牛就是没有把准中国人的脉,过高的价位令广大消费者望而怯步,令红牛的处境十分尴尬。如果红牛不是定位于饮料,情况也许完全不一样。杨森治头屑的采乐在国外只是一个洗发水,到了中国放到药店卖,一样销得很好,它的成功就在于对中国消费者心理的精确把握:药店更值得信赖。就这么简单。但这一切源自市场调研。
宝洁对调研的重视是出了名的,宝洁的每一个大动作都以调研为依据,宝洁的每一新产品上市几乎都是消费者调研的结果。是宝洁没有成本意识吗?是宝洁没有眼光,没有决断力吗?不。宝洁如此在乎调研,是因为宝洁有过惨痛的教训,吃过"自以为是"的亏。
"安卡普林"是不伤胃的止痛剂,运用定时释放的新技术,可以在药剂溶化前通过胃部。这种止痛剂对频繁的使用者是一个不错的产品--但必须每四小时服用一次。事实上大部分人他们只在疼痛来时才服用而且希望立即见效。宝洁陶醉于产品的独到技术,忽视消费者的想法,跳过了正常的市场测试,直接进行全国销售。结果一厢情愿的想法,让宝洁的"安卡普林"死得很惨。现在的宝洁非常注重测试,如果一个品牌无法在匿名测试中获胜,就不允许上市。企业最怕的就是动荡与失误,有时仅仅一次失败就足以拖垮一个企业,至少大伤元气。直接拿市场做实验,就是拿企业的生命做赌注,这是现代企业经营最忌讳的。企业运作,犹如开车,安全第一,如果连命都搭上了,快又有什么意义?宝洁、杨森等国际品牌重视调研,是因为调研大大提高了品牌成功的安全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