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广告人网站--->媒介宝库栏目--->媒体经营-->详细内容
我们是渠道的守望者—《品位》DM高端运营
作者:奚斌锋 日期:2008-12-2 字体:[大] [中] [小]
-
DM的本质是广告,根本是渠道。
什么意思?
DM光靠广告卖钱,没有广告就没有回款,没有收入,自然盈利扩充发展都谈不上,极端的,广告太少,小命难保。立足不易,何谈发展?
渠道是DM赖以生存的基础,保障,和生命线。没有渠道的DM没有生命力,没有渠道的DM也不具备竞争力,没有渠道的DM和大众媒体没有差异,也不值得叫DM。
最后一句话,我们前面有个印证。幸福的家庭都一样,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理由。换到DM上来说,就是“成功的DM都有效地规避了和大众媒体地直面竞争”。上海版的《目标》就是一个最杰出的例子。
所以我们看到很多DM产品,打着渠道的旗号,却没有渠道的本质;有些DM,有着很好的渠道体系,却不能为客户和读者所信服;还有些DM,渠道很扎实,定位也好,却不能和竞争对手做有效区分,所以没有竞争力。这是目前在DM渠道操作上的三种误区。
要分析这些现象,我们还得讲讲DM渠道的缘起。
DM的根本,不管叫“直邮”,还是叫“直销”,都要有数据库做基础。只有有效的数据库,才真正算得上DM,或者DM的理想境界就是如此。国外DM产品的辉煌发展得益于系统的电子消费分析记录。因为有了电子消费记录,消费行为消费偏好才能得以分析,人群才能得以细分。而在国内,计算机的应用历史短,顾客的电子消费记录缺乏,所以没有一个有效的数据库。于是,有一个词扶摇直上,做了数据库的中国替身,这就是“名址库”。名址库也是数据,但却只有姓名、地址、电话等基本条目。这些数据的来源有银行、邮局、电信、工商管理部门等,现在市面上出售的数据大概都是如此。首先是这些数据不能用于分析,这是致命伤。其次由于信息年代久远,地址的搬迁,通讯方式的变更,很多信息一文不值。所以单纯的数据在中国来讲意义不大。
所以,《品位》杂志在数据库建设方面,不盲目追求数据的数量,而是在保证数据质量的前提下优先选择哪些和《品位》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人群,如读者、客户、合作伙伴等,通过数据信息、平面杂志、杂志影响力复合作用,达到实效传播的目的。这也是现在媒体传播常用的手法。
我们这么做,客户也在这么做。《品位》杂志不是客户的全部,而是客户复合媒体投放的阵地之一。应该说,客户对媒体还是认识得很清楚,而且各有预期。更进一步,客户有着充分的心理和资金尝试新媒体,尝试一个新的传播渠道。实践中碰到的问题是,客户的预期和我们的预期是否恰当对接,客户对广告效果的评判和我们的广告诉求是否一致,这直接决定着我们的销售战绩。这是由数据引发的一个问题,会在专门的篇幅论述。
正是由于信息的如此不可靠,所以大量的DM选择了一个共同的方式——“跳板”。把杂志投放到饭店、酒店、咖啡茶秀等公众娱乐场所,或者小区、写字楼的物业,等着业主缴纳水电费的时候奉上。早期,《品位》杂志也是如是,在星级酒店、高档中餐、西餐料理、咖啡茶秀、高尚社区、高级写字楼、美容化妆、浴场健身、机票销售窗口、旅行社门市部、高尚运动场所、高档商场柜台、高端楼盘销售部、汽车4S店等一切有钱人出没的地方投放。可以说,西安没有一家高尚场所没有《品位》杂志的。但是,《品位》和诸多竞争产品的区分是,《品位》牢牢抓住本地的高尔夫俱乐部,在本地的高尔夫圈子打开了市场。这也是《品位》发展的既定战略之一,把高尔夫作为杂志的标志性符号。因为高尔夫圈子相对纯正和封闭。截至2007年末,《品位》把发行覆盖区域强力扩展到全国24省市的近200家高尔夫球场和西安周边十三地市(包括延安、榆林、神木、府谷,山西的运城、临汾等)的高档场所,杂志辐射力、渗透力、影响力大大提升,形成以区域为主,辐射全国的新格局。
也正是由于这么多的跳板,林林总总,五花八门,所以出现了一些“钻石跳板”、“黄金跳板”。典型的如机场、航空公司、高尔夫球场等。所以看看现在什么类型的DM广告价位最高?各大航空公司的,海航、南航、国航、东航等等,直接机舱阅读。次一点的,飞机落地的机场类型,各机场也都有发展。《长安客》就是如此类型。再远一点,就是一些贵族化特征非常明显的渠道,如高尔夫俱乐部等。还有再次之,城市内的各种物业类型,这里面还有个区分,写字楼卖过社区的,地产卖过餐饮娱乐的,如此而已。2007年岁末,继海南航空之后,又一家航空公司——鲲鹏航空加盟《品位》杂志发行网络。鲲鹏航空由西安发往全国的十余条航线皆可实现机舱阅读。除此之外,西部机场集团专门接待国宾政要、高端商务旅客的33个VIP贵宾候机室/头等舱,《品位》杂志作为西部机场集团赠阅的礼品,可由客人随身带走。这是《品位》杂志实现发行体系升级的重要举措,杂志如虎添翼,在发行、广告效果、影响力都有飞跃式的上升。
终归到底,对公众场所而言,跳板还是跳板,不是直接到达的目标。
高端DM的发展趋势,一定是要从公众场所的大量发行中分割出一部分给个人的。个人直递的数额越大,杂志的精准性越能得到实现,竞争力越是最强。《品位》俱乐部目前收录了20000条个人数据,每期的发行量占到总发行量的40%。俱乐部通过平面杂志、短信平台、邮件拜访、互动活动等形式和这些人群展开多种形式的交流,避免了单向单一单薄的数据库使用状况。《品位》杂志俱乐部形式的个人直递已经为本地广告界所熟知。针对不同的人群层次,杂志通过封面烫金、封面不干胶等形式,恰当的体现了读者的尊贵地位。
所以最好的DM,是市面上见不到的DM,神龙见首不见尾,江湖上只有耳闻的份儿,直接到达目标人群的家庭。这种态势,竞争对手根本没有办法模仿追随。比如邮局的DM。我们经常强调的“高贵”,高是量值,贵是心理感觉。高不一定贵,但贵一定高。所以目前在《品位》杂志的发行中,一方面要强力扩张,一方面我们还要对某些场所进行收缩,严格筛选网点,把《品位》真正发给有品位的人,把《品位》真正发到有品位的地方。对于符合《品位》定位的人和场所,充分的给杂志,体面的给杂志;对于不符合《品位》定位的人和场所,一本也见不着,而且还要让其变本加厉的感觉到杂志的高端。“好吃买不到”,营造《品位》杂志发行的围城,这是提升杂志影响力的有效办法之一。这种品牌的认知我们可以在很多行业看到,特别是奢侈品领域,市场上提名率最高的一定不是最贵的。这也给我们一个启示。美国有一个非常有名的杂志,直接投到富豪家里,市面上根本看不到,知道的人也不多,真正成为一种富豪私人读物。
到这里,渠道这个问题只讲了一半。
就如同会管理不等于管理艺术,有渠道也不等于渠道艺术。这涉及一个渠道包装的问题。
渠道包装比渠道本身更重要。
渠道包装的三种典型:一是同样定位的产品需要和竞争对手做以区分;二是综合性的渠道需要建立标志性的符号;三是渠道包装在推广上的效果。
《品位》杂志在这三条上的意见是:
1、区分问题。《品位》杂志横跨机场人群和高尔夫人群,传播的范围和深度更高;
2、符号问题。高尔夫、鲲鹏航空、讯邦达、俱乐部已经成为杂志在各个领域的代表性符号。
3、包装问题。有杂志的时候见杂志,没杂志的时候见形象。
渠道包装有很多方面的内容,如在公众场所摆放的杂志书架包装,针对不同人群不同场所的封面标签包装、直投队伍形象的包装、公众场所的对接人的润滑,这都直接影响着杂志的发行效果。这几个问题也是《品位》杂志在08年要深挖解决的问题。目前具体的方案已经出台,只等实操。
特别对于高端定位的DM产品,由于人群比较分散,所以需要找寻各行各业高端人群出入的场所。所以在推广时很难一句话把推广讲清楚。讲得多了,就没有重点了,客户也听不出重点,影响推广效果。所以这时候,真羡慕那些机场媒体啊,两个字就精华地概括出了渠道的优势。机场在广大客户心目中迷信无穷。用句笑话,天下擦皮鞋的,如果有钱,也会把广告投放到机场媒体。这是一切客户对高端人群的盲从心理。所以我们强调在DM的推广中,一句话尽可能把发行渠道讲清楚。一句话讲不清楚,两句话,三句话也行,但绝对不能三分钟,客户是不会给你这个机会的。一句话要讲清楚发行渠道,不光要总结提炼。而且要实实在在下足功夫,塑造渠道中的标志性符号。
《品位》杂志发展5年,在发行上下的功夫不少。除过网点的开拓和维护以外,还最早建立了行业统计,分档管理的办法。以前是三分钟,后来形成三句话。最近新开拓的航空公司和机场贵宾厅渠道,变成四句话。这四句话表现为:
1、西安没有一个高尚场所没有《品位》杂志;
2、西安周边十三地市(包括延安、榆林、神木、府谷、山西的临汾、运城)的高档场所;
3、全国24省市近200家高尔夫球场;
4、继海南航空之后,又一家航空公司——鲲鹏航空加盟《品位》发行网络,更多的人可以机舱阅读。
渠道包装还有一个更深入的内容,就是杂志其他环节的配合。准确的说,就是在杂志上,除过发行网络清单专门版面外,应该还有其他版面、栏目看到发行的影子,看到符合杂志定位的发行过程和细节。这是在杂志内容制作要考虑的问题。怎么把发行作为杂志广告销售的谈判的条件,既能保证杂志发行的权重,又能助力销售。这是杂志销售要考虑的问题。
可以说,DM产品在发行渠道上的耕作是无穷无尽的。
《品位》杂志的发行,既注重了产品长远发展的趋势(数据库营销和实际广告效果),又注意了客户现实考量的标准(公众场所发行标志和贴身发行),应该说还是很先进的。
即使这样,我们还有很大的空间需要去完善。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还有:
1、杂志投放市场多少数量才最合适;
2、在单个网点摆放多少数量的杂志才合适,既不浪费也不会被消噬;
3、什么样的方式能让读者充分阅读广告?
有些问题已经不是单纯发行环节所能解决的了,需要其他环节通力合作。
以上的内容对DM杂志的发行还只是一个简单的梗概,就像一个核,围绕这个核,特别是核的两端,向上,向下都有艰巨的工作需要展开。请各位关注和支持。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中叶生人。97年工科毕业,一个半学位,MBA在读。99年跳出国企,迈入广告传播行业。02年主创了一本DM杂志,酸甜苦辣,非常带劲。04年这山看着哪山高转战华商报旗下的DM。次年费心思量选择了校园渠道,合作开发。06年自己单干,继续校园渠道的营销策划传播。现回到02年主创的《品位》旗下,打造创新盈利模式“品位俱乐部”。这些年个人团结了一批优秀的平台资源,专注于细分人群互动营销,希望能有所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