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好的软文要有波峰
- ·软文营销攻略:10天搞定五一种
- ·能卖货的好软文,就应该这么写!
- ·怎样写出一篇迅速卖货的优秀产品
- ·迅速卖货!如何写出优秀的产品软
- ·软文欣赏与点评:一头“能得上天
- ·怎样让互联网软文营销真正成为营
- ·你造吗,软文换上了内容营销的马
- ·谈软文写作的三要素
- ·七彩云南:翡翠如何“软”销?
- ·将软文写硬的13条军规
- ·网络软文到底该怎么写?
- ·企业软文营销:“软文都去哪儿啦
- ·微信营销的本质还是软文推广
- ·软文营销在汽车营销中的作用
- ·软文推广到底有哪些作用
- ·软文传播:汽车营销的新手段
- ·软文,新媒体时代企业的必杀技
- ·企业策划如何做好软文推广?
- ·网络软文推广的效果如何评估?
- ·软文发布的数量如何把握?
- ·软文发布:如何能达到较好的软文
- ·软文广告缘何受到营销界的热捧?
- ·新闻软文如何提升媒体转载率?
- ·新闻稿与软文优化的重要意义与技
- ·写好软文要注意四“点”
- ·软文创作的三项基本原则
- ·网络软文推广操作技巧
- ·软文神话之七
- ·软文神话之五
- ·软文神话之四
- ·软文神话之三
- ·软文神话之二
- ·软文神话之一
- ·如何通过软文获得销量提升三种途
..
当前位置:中国广告人网站>创意策划>创意文案>详细内容
做天下最美的软文之七
作者:匡振庆 时间:2008-12-30 字体:[大] [中] [小]
软文卖货再快,不学范跑跑
下午,打开音乐,冲上一杯热茶。打开网络,很多关键字都是有关“范跑跑”大师的热贴。
哈哈!范大师,的确很火,是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
不能否认,范先生确实能言善辩,从北大还是学到些东西。在凤凰卫视的“一虎一席谈”中,范先生将辩论主题由“逃跑行为和不认错言论是否无耻”很成功地转变为“说真话到底有没有
但再有“才华”的利嘴,也无法挑战中国人数千年来形成的道德规范,临危逃跑以及后来的恃才卖弄,这肯定是不道德的。当然,这确实不是谁“规定”的,道德标准是无法“规定”的,即便范先生无比祟拜的自由美国,也无法人为“规定”道德标准,即便规定了,也很难具可操作性,马克思说过:“300%的利润就能让人藐视一切法律”,更何况人为规定的“道德标准”。道德标准只能由公众默认,并且在关键时刻更能起作用的
立足工作岗位,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都要讲职业道德。新闻或企划从业人员做软文,是在做事同样是在做人,同样要讲“职业道德”。
好软文,不只是卖货快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产品同质化越来越严重。各类产品和服务的广告铺天盖地,海量的广告信息令消费者无所适从。硬广告的传播效果大打折扣。因此,企业与组织纷纷把目光投向了软广告。而软广告常常以新闻报道的形式出现,也就决定了其更具可信性。好软文,传播受众青睐他,主要是他讲道德,有诚信,值得信赖,进而值得拥有,所以卖货就快。
好软文,不只好在卖货快,能卖货只是其一个方面!
我们知道,“软文”能够被新闻媒体采用,有三个优点:产品力、传播力和营销力。无论整合营销传播还是近几年刚刚兴起的策略性传播,都把媒体的品牌传播功能放在极为重要的位置。正因为软文“道德”性质特点,决定了它与媒体的公共性形成了一定的冲突。
经过精心策划的“软文”由于具备新闻价值,常常被新闻机构所采用。这类新闻常常既符合企业的宣传需要,也符合媒体的需要,同时也是受众所需要的。但是,由于媒体管理部门的严格管理,这类软文的刊发也受到严格的控制。特别是对那些媒体可发可不发的软文,企业或组织会把“范跑跑”当自己模仿的偶像,拼命追名逐利,千方百计通过关系或有偿新闻的形式争取刊发。尽管如此,就软文形式本身而言,也要讲道德,讲诚实可信,而且这才是关键,是核心,是决定品牌发展的内部因素。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媒体的生存竞争强化了其商品属性的一面。无论是报社、电台、电视台,还是门户网站,要想生存,都不能忽视广告主的意愿。因为广告已经成为支撑媒体运行的主要经济来源。有的研究者甚至提出媒体的内容设置要从广告主的需要倒推。实际操作中,许多媒体也是这么做的。为了获得更多的广告客户,一些媒介每天追求的更多的是收视率和阅读率。在这种趋势下,有的媒介一方面要考虑社会效益与自己的经济收益,以收视率作为排名的依据。另一方面,有偿新闻、软广告等则屡禁不止。这从侧面也反应出,软文有魅力,能卖货也能打造长线品牌,提升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
评论软文好坏,除帮企业下货外,还要讲道德,能提升产品品牌。
软文,逾越不了道德的红线
企业不会炒作是万万不能的,但炒作也不是万能的。
软文炒作只是一种吸引注意、促进销售、丰富品牌形象的手段,它无法在产品品质、服务质量和企业内部管理上提供实在的帮助。软文炒作可以,但逾越道德地线万万不可以。
也正因此,在炒作过程中更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被商业炒作制造出的表面辉煌所迷惑,进而使自己的商业思维简单化,一味追求新闻效应,追求获利短平快,“范跑跑”思想要不得。与此同时,还要注意扬长避短,在通过炒作获取巨大关注之后,将这种关注内化为对企业品牌、价值观以及企业精神的认可,实现从知名度到美誉度的转化,这才是炒作的终极目标。
炒作,是公共关系与营销策略之间的一种巧妙结合,是以新闻报道的形式进行产品信息、品牌形象传播,目的在于提高企业知名度和美誉度,最后达到促进产品销售或塑造企业品牌。出色的新闻炒作有三个层面的应用:思维创新、品牌传播与事件营销。不同层面的新闻炒作应用会有不同的效果。炒作的核心是新闻事件而不是广告语言,也就是说,炒作必须首先要有新闻,通过强化新闻要素,使商业事件成为适合媒体运用的新闻材料,从而不知不觉中影响受众,让受众在获取新闻的同时接受某种商业信息。也就是说,新闻炒作的前提是制造真正的新闻事件,提供真正的新闻信息,只一味通过"软文"、"有偿新闻"等来发布缺乏新闻要素的"新闻",以期引起公众的注意,这就不“道德”。
炒作是柄双刃剑,使用不当则不利,而且由于其制造出来的巨大声势,这种后果所产生的影响也可以传递得更为深远。
有些商家为了提高知名度,故意制造一些"新闻"来引起人们的注意,的确吸引了受众的注意力,"知名度"也高了起来,但这种知名度却恰恰是致命的一击,范跑跑当不成反而惹来大麻烦。
很多知名度和美誉度都很高的品牌价格之所以能卖得上去,其中就包含了不少心理价位。因此,企业在美誉度上所付出的代价其实往往能赢得更多的回报。当然,对于不少大企业家来说,回报社会本身就已经成为了一种产业理念,倒不一定是为了获取美誉度以实现更大程度的商业利益,但企业要实现长远的商业利益,却不能不致力于美誉度的提升。
政策与法律法规,对于任何一家企业来说都是"红线",对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了解不全面、把握不准确,或者抱着侥幸心理去打政策和法律法规的擦边球,都有逾越道德地线的可能。在这方面,企业千万别学“范跑跑”。
假如法律规定不许临危逃跑,但不逃跑自己就有可能付出生命,更多的人还是会选择违反法律逃跑保命,但法律即便没有这样规定,在危难之时,最终促使个人愿意舍身救人的,是人们对道德标准的认可。
所以,自然的诞生了一个“范跑跑”,张跑跑,王跑跑……千千万万个“跑跑”,犹如雨后春笋,流氓般出现了。
社会需要法律,更需要道德,道德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尽管这默认的标准有比较模糊的边缘,但范先生的行为和言论绝不是处在道德或不道德的模糊边缘,范先生的行为和言论肯定是不道德的,非常真实明了的不道德,为自己的懦弱行为开脱辩解,甚至在“坦诚”自己的懦弱之前,还要加上一句“我是一个追求自由和公正的人”,而这些又显示出范先生的“坦诚”其实是一种“技术性”坦诚,并非真的坦诚,本质上“范跑跑”仍是一个虚伪的人,只是玩弄“坦诚”的技术较纯熟而已,有才无德的文化工匠而已。而且其水平恐怕只能停留在工匠水平,永远无法达到大师级别,因为范先生不明白,小成靠才,大成靠德。
软文,能卖货,但肯定是建构在“诚信和讲职业道德上的”卖货,才能算得上是真正的大师级别。
匡振庆:营销企划与品牌传播资深人士。专业致力于医药保健品、快速消费品等行业企划全程策略、市场调研、品牌推广等工作,是《医药经济报》、《医药导报》、《当代医药市场》、《中国医药保健》、《经营者》杂志等多家媒体的财经类特约撰稿人。曾成功服务过国内多家知名保健品品牌。擅长以贴切的文案与独到的营销思维提供"实战、实用、实效"的营销方案。专业网站专栏作家。现任国内知名行销机构高级策划专家。联系电话:0510-5795539,013914124697,Email:1234564155@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