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广告人网站>创意策划>创意文案>详细内容
中国农业银行TVC导演执行设想
作者:龙江波 时间:2010-12-29 字体:[大] [中] [小]
-
《瑞雪篇》的广告影像创作,就如同以“瑞雪”为主题的中国画长卷绘制一样。在我的理解中,这幅国画是博大的、空灵的、智慧的、甚至是圣洁的,绝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唯美,风光、光影等等。她一定是深蕴中华文化的、剖析深厚哲理的、毫不说教的、内敛而深藏力量的东西,而这种特质正是与中国农业银行的气质一脉相承的。创意中的文字“厚积,不扰天地。
蕴蓄,只为生机。”很有意思,我个人非常喜欢本片设定的概念。这是一种品格,不仅仅是对人的品格的描述,更是对整个中华民族品格的提纯。所以,这个影片,首先,应该是博大的。
《瑞雪篇》的创意在画面上留下了很大的创作空间,农行的网络很广,所以在影像的风格上不应该有地域上的限制,应该是全中国的。在前期实拍的执行上,因为目前还没有勘景,所以并不可能做出特别详实的镜头设计,但是构成本片的主体影像,除了深入挖掘本片的主旨和随机捕捉一些灵动生机的画面之外,还应该有一些更富设计感觉的东西,那是直指人心的视听语言震撼,而这些,在案头工作阶段就必须设定。从内容上有多种可能性:(在进一步沟通后,我们会形成具体的导演分镜头本。)
如:影片的一开始,应该是波澜不惊的,润物无声的。白色的雪景天地间,一朵同样洁白的云朵慵懒的底舐在天际线上,就如同一个婴儿安静的躺在这个雪域间,这么一个空镜头,就可以营造出一种祥和的氛围出来。
接着,一个雪地中的村落出现,那种错落有致的方寸间,像吴冠中笔下出现水墨一般,在这个冰天雪地里,一盏盏暖黄的灯光从每一户人家的窗口逐一亮起,虽然,画面上一个人影都没有出现,但似乎人的情感已油然而生,厚厚积雪的屋顶,仍然藏不住那露出屋脊的小烟囱,袅袅炊烟,笔直一线的冉冉升起,一丝风也没有,那种“厚积,不扰天地”的静谧之感将表现的淋漓尽致。梅,在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笔下,是一种有特殊气质的生灵,那种不争芳夺艳,内敛含蓄,傲气凛然的精神,是本片不应抛弃的东西。当然,雪梅,从视上来说,也将是不可多得的视觉美宴,一树梅花,傲立雪中,轻风过,空中竟然分不清那究竟是梅瓣还是雪花,梅桩下,只留下千里马驰过的深深蹄痕,一定是有人踏雪寻梅而过。智者,独钓寒江之雪,此情此境,一如古诗中的韵致,一条孤船,智者独坐其上,手握钓杆,长垂寒江之上,任雪花飘落,任雪花落在蓑衣上把他雕塑成一个雪人,他似乎浑然不觉,只为睿智的等待。这种静默的人文力量,这种静候时机,运筹帷幄的心境,与本片的主旨是不谋而合的。水域,冰山耸立,流水破冰,镜头摇下,穿过水面,直达水中,却见那冰山水中庞大的山体,在这种唯美壮观的画面中,我想传达一种有关深厚根基的信赖感。银色的圆月,银色的月下雪域,一行深深的马蹄痕迹的尽头,一匹银白色的千里马驻足在那里。无疑,千里马是实力的象征,常言路遥知马力。千里马随着影片音乐的渐起,前蹄腾空,长嘶一声,打破影片长段时间以来的沉寂,这种力量的突然爆发,形成了遥远的共鸣,使得树稍的积雪,竟然惊落许些,细看之下,雪下树稍却是藏有绿意,春,正在到来。镜头切回村落,一扇窗户,破雪推开,窗台一株水仙,正春意盎然。“蕴蓄,只为生机”在这个时候不失时机的出现。
我认为不一定要表现广袤无垠的春天大地,常言“一叶知秋”,我相信,同样也能“一叶知春”,而且,本片这种较为深厚内敛的表达方式,不一定要展现得那么直白。这是我对《瑞雪篇》实拍画面的种种设想,随着创作过种的推进,可能会加入更多的新东西,也有可能会舍弃一些不合适的东西。这种拍摄方式,将会花上较长的工作时间,只要能达到惊人效果,我认为都是值得的。本片音乐非常重要,必须作曲完成,可能要找到一种好办法,将民乐以交响的方式来完成。摄影风格以稳重的影像为主,色调和构图以现代水墨感觉作为借签。
《不曾篇》除了大的理念上与《瑞雪篇》有相通之外,其它应该是风格迥异的。如果说《瑞雪篇》像是中国画味道的话,那么《不曾篇》就是一幅幅淳厚的油画,前者追求的是意境与哲理,后者则更讲究的是质感与有形世界,前者更为主观,而后者则更为客观。
所以在镜头设计上很多东西要视客观环境而决定,除了坚持创意的主轴逻辑之外,选景成为了该片首当其冲的事情,当然还有一件事情也很重要,那就是选人,如果削弱人的因素,本片将会逊色很多,演员我建议在景的当地进行选寻,只有人与景完全的融为一体的和谐,才能有效的制造出本片的质感。在拍摄计划拟定后,经过详细的勘景资料采集及讨论,直接前往拍摄地点,寻找出最合适的镜位与角度同时,选出演员,不能让本片的质感太过于“广告化”,形体语言与笑容一定要真实留露,有些镜头,甚至将以即时性的记录手法拍摄。当然,这一切都是以本片诉求与画面美感为前提。
镜头中记录的每一帧幅画,其然都是一张张质朴而生动的油画。雪山下的路,一定是蜿蜒而带有泥土质感的,路边说不定会有些烂漫山花或自由蝴蝶; 金黄的田野除了景与丰收的喜悦之外,一定会有人,与此情此境气味相连的人们,他们劳作的形体与笑容同样是“不曾看过的风景”的组成部分,人就是风景,只是这种风景,不是奇景,不是风光,不是旅游点,而是朴实的田间与劳作,甚至还有别的“人”出现,比如稻草人;
这里的山,实际上说的是雪山之巅,我们会在选景地待合适时期,不只是为了拍摄那耸立的山巅,而是等待雪山的云雾,只有在表现一座耸立的山巅时,等待她背后的云雾逐渐尽散时,远处更高的山巅才会崭露头角,这样,“总有别人不曾攀越的颠峰”,山外有山的神奇境界,才能展现的更为高级;“总有一生不离不弃的朋友”,更多的表现不完全在景,而是在人,也不是在于人的表情与精神状态,而是在于阳光的时期正好与人的最佳角度的捕捉,只有这样,才会有隽永与真挚情感表现。音乐风格不会像《瑞雪篇》哪么沉稳大气,该片音乐会更具“人味”,会多了一些人粗旷的哼唱与打击乐的节奏,当然,节奏不会太快。
作者:龙江波 广告导演 联系方式:13301083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