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广告人网站>创意策划>策划实战>详细内容
《新闻公关策划实战》——你需要“新闻炒作”(4)
作者:易圣华 时间:2010-8-10 字体:[大] [中] [小]
-
在《联想为什么》一书中,可以看到,联想总裁柳传志怎么样精心地将这几种力平衡地发展,带领企业跑一场马拉松。在资金调配上,有多少钱办多大的事。在管理中,招人也慎之又慎,一定是能溶入整个企业的文化中。在条件不具备时,他不急于上项目,甚至不惜放慢步子。“能吃二碗饭,不强迫吃第三碗”“做企业是一场马拉松赛,慢一点死不了”、“一个项目,有足够的钱,有称职的人,才上,缺一条,项目再好也不上”,“旧土夯实了,再洒上一层新土”。此言朴素,却蕴含着无穷的哲理。几个方面均衡发展,造就了今天的联想。联想很早以来就重视与新闻媒体的沟通,现在也是。
应该说,如果“脑黄金”本身是一个高科技含量的产品,巨人公司的推广手段:专家推荐与数据说话,是很有说服力的,通过对日本与中国智力状况的对比,说明其对整个国民素质提高的战略意义,也是很能合政府和国家的口味的。推广又上升了一个层次。而实际上,在《南方周末》的报道出来后,这一层泡沫马上被戳穿。本来是一个很好的新闻策划,可惜它违背了基本的原则,真实性的适度。
应该承认,在新闻策划中,“智能放大”是其创意的技法之一,但是不能偏离真实性、客观性的原则。这是新闻策划的基本要求,也是新闻本身的要求。在新闻策划中任意地夸大产品的功能,或者任意地夸大企业的实力,一时会受益,但是所留下的苦果,你等着去受吧!你夸得越大,也许受益越大,但是,真相披露后,你吐出来也越多!
策略性的适度与真实性的适度不同,它是指在企业或者产品在能够引起公众的兴趣时,从整个维持知名度的角度出发,有意识的进行新闻策划传播控制。
我们的确碰到过这样的事情,一家公司不大的事情,同样的几句话,连记者的提问都几乎千篇一律,却在电视、报纸和广播上,不厌其烦地报道,让人退避三舍犹恐不及。以至于后来这家公司真有新东西出来后,一看到愤怒地就也换台。更多的情况是,因为一时亮相太多了,观众的好奇心、媒介的胃口一下子得到了满足,“效益递减定律”发生作用,观众和媒体没有了热情,这家公司很长时间都沉默了,以至于观众也将其慢慢淡忘。
多长时间,多大频率,在什么场合,什么情况下亮相合适呢?不完全曝光,公众对你的企业认知不足,过分曝光让观众生厌,这需要新闻策划者把握一个平衡。
最后,让我们来看看几种不同的名望曲线,以作为名望战略选择的参考:
A模式,流星型:
这类企业一夜之间突然取得较大名望,但在以后长期的过程中,却突然因为各种原因,消失在公众的视野。有的是因为经营不善,而永远退出经营,如亚细亚、爱多,秦池,有的则因为以突然的机会出名后,再也没有值得报道的内容或者不知道如何去维持知名度,而渐渐为公众所淡忘。有的则因为出现负面报道,主观上以为永无翻身之日,媒体也不敢关注,不便关注。
这类企业在国内目前还不算少。
B模式,阶梯形:
这类企业的名望首先在一个水平上保持一段时间,而且在足够维持的基础上,突然一件大事又上升一个台阶,并维持在一定的基础上,视企业的不同,有的有二、三次甚至四次五次这样的突发性增长。这类企业如希望集团的刘永好,一开始在传统的饲料产业中是佼佼者,一直也在这个水平上维持,没有大的新闻出现,转入资本市场,介入金融业后再次成为公众的焦点。其企业认知度和美誉度跃上一个台阶。这类企业能够处理好集中性传播和日常性传播的关系,这是大多数知名企业的名望曲线,如海尔、联想、TCL等。
C模式,不死鸟型:
不死鸟型是指企业在出名后,一段时间内突然销声匿迹,几乎到了被人遗忘的地步。或者是因为负面新闻的影响,或者因为本身已经崩盘。然而在一段时间后,重现江湖,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如巨人公司的复出,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但这类企业目前还少。
D模式,波浪型:
该企业的名望经过了一番波折,有起有伏,呈波浪式发展。但在低潮时期,也没有不鸟型那样到几乎让人遗忘的地步,通常是受到没有处理好的危机公关的影响,或者领导人随意的个性祸害,经常出危机,而又逐渐在一段时间后,度过险情。这种波浪式发展的企业,总的趋势多数还是往上走。但也的可能经过几个波折后,日渐势微。如沈阳飞龙。
E模式,爬坡型:
爬坡型的企业积极稳妥,一步一个脚印,名望也呈稳步上升的势头。
这类企业一般没有大的新闻运动,靠的是长期的、不间断的报道积累。如创维集团等。
这类企业在国内是最多的。
这是企业和个人名望的主要的、基本的模式。这几种模式中,流星型、不死鸟型不值得提倡。流星企业提醒我们不要试图一口气创出名牌,企业的经营,个人的发展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不死鸟的企业提醒新闻工作者,尤其是媒体,正确地看待一个失败的企业。波浪型的企业要尽量避免,并作好危机公关的工作。
爬坡型和阶梯型都可以是企业新闻传播的战略选择。但是最值得提倡的还应该是阶梯型的模式,因为爬坡型相对低效,而阶梯型则是在积极稳妥的情况下抓住机遇,完成每一次提升。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这一点希望新闻策划者记取。
有我是小我,无我是大我
——谈新闻策划与广告策划的区别
想起了春节联欢晚会牛群的一个小品:一个养毛驴的企业老板赞助一个演唱会,念念不忘推销他的毛驴,当导演讲到第一个演员隆重登场时,他要求演员牵一只毛驴,当导演讲到第二个演员登场时,他马上按捺不住,导演问他:“又要牵一只毛驴?”,他答:“不,是两只毛驴!”
搞新闻策划,最怕的便是策划人念念不忘他的企业与产品,在新闻稿中恨不得把所有功能都加进去,所有产品功能都吹得天花乱坠。广告策划的定位尚且意味着牺牲,突出一点,该舍弃的舍弃,何况新闻策划乎哉。
广告版面反正是你买的,爱说什么就说什么,变成产品说明压缩版都没人说你,只是效果差一点而已。但新闻策划,如跟广告一样的搞法,其结果只有一个:报社的垃圾筒扩大内需,卖垃圾筐遂成天底下最热门的职业。引发“垃圾筐效应”的原因,正是违反新闻规律的结果。
相对而言,新闻策划比起广告诉求,来得更为含蓄、更为间接一些。新闻的本质是信息,新闻的生命在于真实,新闻所持的意见乃是一种“无形的意见”,其面目如包青天,客观公正。新闻无“我”,企业新闻策划亦如是,这也正是新闻策划与广告策划的区别:少了一些主观,多了一些客观;少了一些议论,多了一些事实;少了一点显山露水,多了一些隐蔽含蓄。也正是这样,多了很多可信度,权威性。
如果说,广告策划是企业自己说话(高明的广告人往往站在消费者的立场),新闻策划则更多站在企业之外,以局外人的身份对企业进行考察,以一个经济学家的眼光,以一个消费者的眼光,以一个记者的眼光,以一个行业主管部门的眼光来对企业进行观照。新闻策划人的眼中,有读者、有消费需求,有新闻热点,有行业管理,有经济规律,企业与产品则丝毫不存。但是毕竟,这消费需求、这新闻热点、这经济现象,这行业管理,是由你的企业、你的产品引发的,因此,你的企业、你的产品无所不在,无处不存。
在企业言企业,山穷水尽,超脱于企业之外论企业,海阔天空。佛云:有我是小我,无我是大我,信然!
易圣华,营销专家,现居广东中山,法律系毕业,先后在知名企业和策划公司担任公关部经理、策划部经理、市场部经理、项目总监等职。有为多家企业提供成功营销咨询服务的成功案例,出版有《社区营销实战》、《新闻公关策划实战》。除营销企划外,他还是一名作家,著有畅销书《转弯遇见幸福》,评为“教师暑期阅读推荐书目”,在台湾香港出版书名为《幸福易开罐》,荣登三民书局畅销书排行榜第2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