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品牌诊断]-麦斯威尔,最走心的浪漫撤
- [品牌诊断]-“天鹅可飞,孔雀难鸣”—
- [品牌战略]-也谈品牌战略架构
- [营销策划]-湖北“秘源玛卡酒项目”操
- [品牌战略]-品牌定位,你是要做自己?
- [品牌诊断]-浅析奇瑞路虎品牌架构设计
- [营销诊所]-我在营销上犯过的四大错误
- [营销策划]-华丽转身的“新希望”:互
- [营销策划]-营销策划中的策略定义
- [品牌攻略]-15年关于新品牌的六场“
- [市场纵横]-消费认知的“破与立”
- [营销策划]-营销中不同角度观察消费者
- [品牌攻略]-工业品企业为什么需要品牌
- [品牌攻略]-大品牌时代的10个“不要
- [营销策划]-别把营销策划玩成益智游戏
- [营销策划]-中国传统企业在大互联时代
- [品牌攻略]-让消费者参演你的品牌故事
- [营销策划]-当下营销乱象
- [营销策划]-工业品营销,你喊错人了!
- [品牌攻略]-做品牌千万别做小三
-
缺失品牌名
近期,市场领先的利乐液态豆奶品牌香港维他奶更换了新包装。新包装比之前更简洁更具时尚感。但,换包装似乎掩盖不了其致命性的缺陷——缺失品牌名。
这个做了70年香港老品牌,为什么我们说它没有品牌名呢?
当然,企业一直以“维他奶”这个品类名为品牌名。但,名字缺少独特性,就不能完全被一家企业独占。没有独特的名字,企业所有的营销举动,就像在空地上建房子,如果没有土地所有权,建房投入越大,风险就越大。
很明显,“维他奶”在心智中很像一个品类名。尤其是配合它现在的广告语“早餐维他奶”,就可以
消费者这样随便联想一下也没关系,但最可怕的是,维维、黑牛以豆奶粉为主业的品牌,在豆奶粉市场上果真推出了“维他型豆奶粉”、“维他命豆奶粉”,就是在豆奶粉的基础上,添加了部分维生素(维他命)的新型豆奶粉。这些都是对作为品牌名的维他奶在认知层面的混淆。
维维、黑牛或许没有意识到,这个无心的跟进,可能抑制住“维他奶”在内地的品牌扩张。如果进一步,维维、黑牛推出液态利乐砖“维他型豆奶”、“维他命豆奶”,甚至更直接“维他豆奶”,那就更是对维他奶市场扩张的实质性围堵。品类名的公用性,干扰了品牌名的独特性。维他奶根本无法禁止跟进企业使用类似的词汇。
“Lite(淡啤)”、“原叶”是前车之鉴
70年代的美国,由美乐啤酒公司推出了以“Lite(淡啤)”为品牌名的淡啤酒。伴随着美国其他食品饮料品类向清淡方向发展的趋势,Lite(淡啤)通过大量的广告投放(高于同行平均水平的4倍),渐渐成为最畅销的啤酒品牌之一。在它做大的同时,因无名而导致的灾难也渐渐逼近。
Lite(淡啤)在推出3年后,市场上就先后出现了多达22个淡啤品牌。大部分命名为某某Light(在英语中,Light同Lite的发音一样)。
至此,美乐的Lite(淡啤)变成了无名之辈。因为它无法禁止跟进者在包装和广告中使用淡啤(Light)这个词,大量的跟进,稀释了品牌的独特性。当大家都有淡啤的时候,消费者点一瓶淡啤,上来的就可能是其他跟进的对手产品。Lite(淡啤)缺失了独占品类的可能性,Lite作为淡啤品牌占据不了Light淡啤品类。美乐花大量金钱、时间的教育“什么是淡啤”,现在却被20多个品牌分享着这个成果。这是典型的以品类名为品牌名的品牌战略的缺陷。
另一个案例发生在我们身边,就是可口可乐的“原叶”茶饮料。用完整茶叶泡出的好茶,叫“原叶”。“与普通茶饮料不同,原叶系列茶饮料,100%用真正茶叶泡制而成,不使用茶粉调制。”“原叶”既然是不同于一般茶饮料的、更高级的、更原生态的茶饮料,那么它就需要一个独特的、新颖的品牌名来占据“原叶茶”这个品类,而不应该试图用品类名占据一个新品类。
李亮,尚扬(中国)营销战略咨询公司,营销战略咨询顾问,首席研究员。MSN:liliangIDEA@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