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广告人网站>创意策划>广告杂烩>详细内容
拒绝广告夜盲症下的货币幻觉
作者:韩晓峰 时间:2011-9-2 字体:[大] [中] [小]
-
我一直是个坚持原则并有些特立独行的人,在中学时代常常为此遭到老师的批判,现在却成为了我还能在策划方面施展一些雕虫小技的基础;4年大学的中文基础、12年的新闻生涯,使我在不断吹捧xx党的过程中,练就了倚马可待的文字基础,这也是我至今可以在策划方面可以稍微舞文弄墨的资本。
但现在我却很鄙视企划,特别是中国的企划,因为假的成分太多。有时候稍微思考一下,我自己都有些纳闷,我怎么忽然间不知不觉的成为了中国民营医院策划的沉默者或反对者?一些不知道我履历的人甚至怀疑:这个人到底做过广告没有呀?懂不懂呀?呵呵,本人90年代在一家著名的保健品集团做策划总监,掌管的广告费用是8000万!
如果深究自己这种变化的成因,大概源于三个方面:
1、我们现在把广告做的太简单了,没有意境和创作过程了。除了赤裸裸的吹嘘、相互抄袭的同质化的作品,就差直接抢消费者的钱包了,已经没有什么策划的艺术价值和艺术性可言,基本是一段文字配个图片就齐活!数十万不断在增值的人民币,轻易地被我们用一张广告播(刊)出计划而转变成媒体的收益或烧掉。我不愿意做这种无厘头的事情,特别是当我无法认定我的创意或作品是比较优秀的时候。
2、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竞争环境的变化,原本就存在的广告不确定性又大大增加了:没有结果、不止一个结果的结局,常常让我们目瞪口呆,但我们依旧在路径依赖和没有数据支持的小巷里穿行。我不愿意做这种傻大胆赌博的事情,我认为这是一种广告夜盲症催生的货币幻觉。
3、策划与广告的科学性几乎丧失殆尽。医院的医疗质量管理,尚有基础环节管理、过程环节管理、终末环节管理,我们的策划和广告现在有什么管理?只有一个广告发布的费用管理,由老板的亲戚来执行!
我们可以奢求在这种局面下,我们的策划和广告会有什么伟大的作为或出现伟大的作品吗?我怀疑。
前些天,医院定了《深圳晚报》的若干整版,要发专家的人物专访,文章拿过来一看就让人皱眉头:冷饭热炒,还炒的不伦不类;除了技术,就是爱心。我们还能不能找点新闻点?找点角度?找点情节和色彩?找点第一的属性和成分?
我把专访的标题由《为生命“剪彩”,守护母婴安康》,改为《“深圳最美女专家”打造国际化金牌产科》,全篇围绕着专家的形象美、心灵美、技术高、人性化做文章。我认为,如果“深圳最美女专家”这个说法传播起来,还会有些效果。老板看了也很兴奋,指示扩大宣传范围,包括网络。
我依旧沉默。患者来了会怎么样呢?我们的医疗质量及方方面面的服务,能不能让患者满意并由此转为正向的传播呢?我不知道。
给你一个支点,你或许会撬起一个雪球,但未必能滚雪球,而我希翼的是滚雪球。
附:《深圳最美女专家》新闻广告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