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副品牌战略
单一品牌战略的一种形式。采用副品牌策略的具体做法是以一个成功品牌作为主品牌,涵盖企业的系列产品,同时又给不同产品起一个生动活泼、富有魅力的名字作为副品牌,以突出产品的个性形象。
美的是国内副品牌战略运用最为成功的企业之一。美的空调的产品类别特别多,有100多款,这么多产品怎样让消费者记住?消费者记忆点怎么解决?副品牌战略是良好的解决之道。考虑到美的是以明星巩俐的广告响彻海内外的,于是决定利用“星座”来命名,一来可以同明星联系起来,不致使原有品牌资产流失;二来“星”代表宇宙、科技;三来“星”是冷色调,代表夜晚、安静、凉爽,和空调本身的
属性相吻合。于是一系列副品牌如“冷静星”“超静星”“智灵星”“健康星”等呼之而出,由于定位准确,投放市场即引起强烈反响,创造出空调界的一个个销售奇迹。利用副品牌战略的具体做法是:
1、品牌传播的重心是主品牌,副品牌处于从属地位。
这是由于企业必须最大限度地利用已有的成功品牌。相应地,广告受众识别、记忆及产生品牌认可、信赖和忠诚的主体也是主品牌。人们之所以买海尔―帅王子,是因为海尔而不是帅王子,实质上,人们购买的是海尔所代表的科技、服务和其它出色的表现。
2、副品牌比主品牌内涵丰富、适用面窄。
副品牌由于要直接表现产品特点,与某一具体产品相对应,大多选择内涵丰富的词汇,因此适用面要比主品牌窄。而主品牌的内涵一般较单一,有的甚至根本没有意义,如海尔、万科等。这样即使用于多种产品都不会有认知和联想上的障碍。
背书品牌战略
有一个现象引起了我们的注意,浏阳河、京酒、金六福等品牌在短短的时间里,成为中国酒市的新贵。它们的成功不是偶然的,仔细分析,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由五粮液酒厂生产,并且在传播时有意将这一信息传达给消费者,为它们的主张提供支持和可信度。而与其它品牌关系相比,它们与五粮液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又比较松散,在包装上,五粮液所在的位置并不突出,只是起到背书和担保的作用。
这就是背书品牌战略。同样实施背书品牌战略的还有P&G,不管是潘婷,还是汰渍,或是舒肤佳,都会告诉你,它们是P&G出品的。
对背书品牌而言,其主要角色是向消费者再次确定,这些产品一定会带来所承诺的优点,因为这个品牌的背后是一个已经成功的组织,这个组织只可能生产优秀的产品。背书品牌在某一个特定的领域里可能会具有特别的可信度,例如五粮液在白酒方面,P&G在日化方面,康师傅在食品方面,当然,背书品牌也具有伞状的影响力。
当一种产品是全新的且消费者从未尝试过的时候,背书品牌的这种再保证就显得更有意义。因为这种保证,消费者会觉得与这个产品之间有了某种联系,而不再陌生。
但是,对于背书品牌而言,有时在提供这种保证之后就会褪色。就像一个人,为另一个人作担保,而被担保的人有一天违背了承诺,那么担保人的信用也将受到损伤。
对于被担保品牌而言,背书品牌既是支持,同时也是制约。背书品牌的形象可能会抑制被担保品牌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因此,有一种可能,当被担保品牌变得较为强大之后,可以从背书当中走出来。
品牌特许经营战略
品牌特许经营始于美国,在中国正方兴未艾。
特许人与受许人共同借助同一个品牌,在相同模式的约束下实现品牌的扩张,达到双赢或多赢。特许人向受许人提供统一的品牌、技术、管理、营销等模式,受许人向特许人支付一定费用。
需要指出的是,很多人将品牌特许经营与连锁经营混为一谈,实际上两者并不相同:特许经营的加盟店由受许人投资,由受许人所有,其核心是品牌经营权的转让;而连锁经营的分店由同一资本投资,决策权在总部,分店经理只是总部的一名雇员,并不涉及到品牌经营权的转让。
品牌特许经营战略可以实现品牌的快速扩张,由于借助他人的资金,相对低风险、低成本。受许人则可以背靠大树好乘凉,但必须正面一个现实,品牌永远都不会属于自己。
实施品牌特许经营战略最为成功的企业当数麦当劳。麦当劳在中国的加盟店目前便已达到380多家,在全球更以数以十万计。其近50年特许经营积累的宝贵经验值得称道:
一是标准化的服务。其服务的最高标准是QSC&V原则,即质量(Quality)、服务(Service)、清洁(Clean)和价值(Value)。例如汉堡包的时限是10分钟、炸薯条的时限是7分钟,过时即丢弃不卖。
二是独特的检察制度。包括常规性月度考评、公司总部检查和抽查,地区督导常以顾客的身份悄悄进行考察。
三是完善的培训机制。位于芝加哥的汉堡大学是对加盟店经理和重要职员进行培训的基地。
四是设立联合广告基金。一方面集中资金做全国性广告,同时在不同地区根据当地价值观做区域性广告。
五是店面出租策略。由麦当劳公司租赁店面,再出租给加盟店,获取差额,这成为麦当劳公司的重要收入来源。
品牌虚拟经营战略
作为普通的消费者,也许很多人并不知道,他穿的耐克鞋、抽的七匹狼香烟、喝的浏阳河酒并非真正由这些企业所生产,而是委托他人加工而成。当然,加工费是相对低廉的,但贴上品牌的标志后,立即身价倍增。
品牌虚拟经营实现了品牌与生产的分离,它使生产者更专注于生产,而使品牌持有者从繁琐的生产事务中解脱出来,而专注于技术、服务与品牌推广。
耐克是品牌虚拟经营战略最为成功的企业之一。由于运动鞋市场需求的类型繁多,许多品种型号特殊而需求量较小,如果均由自己生产,公司的生产成本必然居高不下。从70年代初开始,耐克决定把精力主要放在设计与营销上,具体生产则承包给劳动力成本低廉的国家和地区的厂家——大多数是远东地区的工厂,以此降低生产成本,清除一般企业都可能遇到的经济障碍。因此,现在美国市场上出售的耐克运动鞋,基本上都是在海外工厂生产,然后返销回美国的。正是这种虚拟经营,使耐克在国际市场上获得了强大的成本竞争优势。
这种“借船出海”的营销策略似乎不错,但从长远来看,并非万全之计,企业从根本上要依赖别人的品牌生存。在这方面,索尼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
当60年代初索尼公司的产品刚开始打入美国市场时,美国一家公司便许诺代销10年,每年包销10万台,条件是使用美方商标。决心走品牌之路的索尼公司拒绝了美方的“好意”,坚持打造自己的品牌,虽然刚开始遇到不少挫折,但“SONY”品牌因此得以屹立于世界。
社会愈进步,专业分工将会愈细。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品牌虚拟经营的浪潮才刚刚兴起,但可以预见的是,这股浪潮将会席卷越来越多的企业。
需要指出的是,对于以上的这些品牌战略的运用,没有好与不好之分,只有合适与不合适之别。在实践中,一个公司往往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其中的多种加以使用,这样公司拥有的众多品牌处在一个非常复杂的结构之中,因此,经常对品牌关系进行梳理,使之脉络清晰,尤为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