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媒体时代,如何做好品牌传播
- ·品牌传播:有些弯路本不必走!
- ·五星传播,新品牌传播的五条有效
- ·央企如何做好品牌传播体系
- ·信息碎片化背景下品牌传播策略创
- ·品牌传播的绝对法则
- ·品牌传播的妙和不妙
- ·奇葩说等语言类节目引领品牌传播
- ·当谈论品牌传播时,人们究竟在谈
- ·品牌传播出路在哪里
- ·从央视广告招标会看工业品牌传播
- ·四两拨千斤,俘虏女人心 —20
- ·五纬度传播,新品牌传播的五条有
- ·在品牌传播中如何使用广告语
- ·广告反感时代的品牌传播
- ·企业如何利用新闻营销建立口碑和
- ·品牌传播的构成与特点
- ·“流行美”品牌传播推广案
- ·浅议品牌传播中的暗示和歧义
- ·广告是最重要的品牌传播方式
- ·城市品牌传播,有钱不知如何花?
- ·巴斯夫:化工品牌的亲民传播技巧
- ·从一个广告语改变看家具行业品牌
- ·分阶段品牌传播—臆想的消费者接
- ·银鹭八宝粥整合品牌传播
- ·中国广告论坛:经济危机背景下的
- ·旅游品牌传播不能太含蓄
- ·品牌传播“不道德”进化论
- ·新闻造势提升品牌传播价值
- ·从《女友》疑案看品牌传播
- ·这样传播品牌
- ·风景区品牌传播的聚焦法则
- ·品牌传播三大忠告
- ·品牌传播的3W
- ·国内啤酒企业的品牌传播问题及对
..
当前位置:中国广告人网站>创意策划>策划实战>详细内容
奇葩说等语言类节目引领品牌传播新视角
作者:高承远 时间:2015-7-16 字体:[大] [中] [小]
-
我个人特别喜欢看脱口秀、访谈、电视评论等语言类节目,一直追了好多年的节目有《杨澜访谈录》、《新闻1+1》,最近看的比较多的有《今晚80后脱口秀》和《奇葩说》。
奇葩说第二季已经开播两周时间了,无论是话题还是现场辩论,都让我越来越喜欢这个节目,个人觉得语言类节目的成败和女生朋友圈发自拍是一样的,话题本身的好坏只是其次,找到合适的“角度”显得更加的重要。
杨澜访谈录、新闻1+1、奇葩说这样的节目为什么广受欢迎和好评,本质上来说是角度上的成功,网
杨澜访谈录也是一样的,特别是每期节目的结尾,杨澜总以一种举重若轻、信手拈来、灵机一动的模式将原本宏大的、深刻的、也许还有点严肃的话题以一种“花样总结”的方式轻轻收住,这样的成功,同样是角度。
角度、角度、角度,女生自拍的法门,语言类节目成功的机关,重要的事情要说三遍。
对于奇葩说这样一个“严肃的辩论节目”来说,角度比其他语言类节目更为重要。今天刚刚看了最新一期“同性恋要不要向父母出柜”的话题,金星用自己“变性”的经历告诉大家应该大胆表达、做真实的自己。蔡康永泣诉心酸路,现场泪崩,他用自己的经历表达“少数人的孤独”。马薇薇则用“幸存者理论”进行角度切入,她提到苹果CEO库克等人,做到了顶级的成就,才能享受最普通的“非歧视”待遇。
综艺井喷的市场,成就一档“现象级”节目并不难,难的是摆脱“综艺不过一季”的魔咒。《奇葩说》第二季一如既往凭借角度的成功渐入佳境,但是这个角度不只是作为节目主体的选材和辩论,还有广告的植入角度。
看电视节目的人,虽然没有做严格调研,但是按照经验判断,90%的人是不喜欢看节目里面的广告的,虽然我是广告行业从业者,其实也并不喜欢看广告,但是奇葩说是个例外,从第一季的莫斯利安酸奶、美特斯邦威,到第二季的有范APP、MM巧克力豆、东风标致、雅哈咖啡…我几乎记住了所有赞助商的广告,而且至少不反感甚至有点喜欢这些广告。(没有看过的朋友建议看一期)
看到像奇葩说这样节目的广告植入,品牌策划人高承远也和朋友讨论,传统的硬广告到底能走多远?个人觉得硬广告不会消失,未来的硬广告,也许会像正式的公文文件一样,作为一种信息、档案、通告的方式存在,而越来越多的广告主和品牌代理公司,会融合进媒体和节目内容,就像空气中氧和二氧化碳的配比一样,作为一种稳定的存在。作为广告而言,被用户感兴趣、有话题、能记忆甚至比清晰、简洁、有观点更为重要。
高承远:财经作家,新闻时评人,某大型4A广告公司高级策划人。毕业于西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曾任某大型都市报记者,某电视台新闻编导。 他把写作和评论当做乐趣,把分析和观点当做生活,从小学开始每天写一篇日记,十多年的坚持仍在继续;他喜欢用理论解释实践,擅长用评论直指人心。上百篇新闻评论发表于:人民网、凤凰网、金融界、长江时评、华龙网、光明网、和讯网、观点中国、《白银日报》、《重庆晨报》等媒体;他熟稔宏观经济政策,深谙品牌传播之道。数十篇专业学术论文见诸:《中国经贸》、《管理学家》、《广告大观》、《现代营销》、《科技智囊》等专业学术期刊和在线等专业媒体。2013年10月接受中国访谈网专访。 联系邮箱:gcyswufe@qq.com chengyuangao@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