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台湾竞选,创意最好的广告为毛得
- ·台湾奥美·左岸咖啡馆文案大全
- ·台湾联合之路公益广告
- ·台湾大众银行超感人影视广告
- ·台湾三菱汽车感人广告
- ·台湾克赖斯勒汽车平面广告
- ·台湾环境保护联盟平面广告
- ·北京台湾开航平面广告
- ·可口可乐台湾广告计划书
- ·星星电子工业园台湾招商策划纪实
- ·台湾摩托车广告
- ·台湾克赖斯勒汽车广告
- ·台湾奥美广告公司平面广告
- ·台湾环境资讯协会公益广告
- ·台湾诚品敦南店书店广告文案
- ·台湾意识形态广告公司文案欣赏
- ·台湾意识形态广告:有了胸部之后
- ·台湾意识形态广告:知识使你更有
- ·台湾奇美液晶电视平面文案
- ·台湾广告见闻
- ·台湾行销人士印象
- ·台湾智威汤逊广告平面广告
- ·台湾中华豆腐平面广告
- ·加坡商全球体育卫星电视股份有限
- ·台湾大哥大股份有限公司平面广告
- ·KFC台湾版最新影视广告榛果拿
- ·KFC台湾版最新影视广告新奇奇
- ·KFC台湾版最新影视广告咔啦鸡
- ·KFC台湾版最新影视广告咔啦鸡
- ·KFC台湾版最新影视广告咔啦脆
- ·KFC台湾版最新影视广告黑胡椒
- ·KFC台湾版最新影视广告法式香
- ·KFC台湾版最新影视广告【肯德
- ·KFC台湾版最新影视广告【大和
- ·台湾“斑尼顿”山东市场企划案
台湾大选尘埃落定,民进党蔡英文荣登宝座,成为台湾首位女性领导人。“空心菜”最终胜出,有诸多政治上的复杂原因,在此不做详解,本文仅从营销的角度简要分析一下3位参选人的竞选广告片有什么优劣。
如果只看创意,相比于朱立伦的《台湾只有一个》《对不起我来晚了》、蔡英文的《跟著孩子走》,宋楚瑜的《泥巴》、《刮胡子》,无论从广告主题、构思还是画面表现上,无疑都略胜一筹,堪称三位竞选人中最有想法的竞选短片。
这些创意,选民到底会对哪个买单?统计结
创意最好的广告片,得票数却是最低的!那么问题来了,《泥巴》、《刮胡子》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1、竞选主题
我们看一下三位竞选人的竞选主题,宋楚瑜的竞选主题是“一起找出路”,朱立伦的竞选主题是“ONE TAIWAN 台湾就是力量”,蔡英文的竞选主题是“点亮台湾”。
三个竞选主题,风格各不相同。“一起找出路”强调的是和大家心连心,矢志不渝地寻找台湾的未来,但问题是没有告诉大家出路在哪里,这个在竞选中是大忌。“ONE TAIWAN 台湾就是力量”强调的是一个台湾,这个政治色彩太浓,有鲜明的国民党烙印,“ONE TAIWAN”这个主题去竞选一个亚洲什么活动的主办权更合适。“台湾就是力量”这句话感觉更像发地震之后鼓舞士气的标语,而不是一个党派的竞选宣言。“点亮台湾”强调的是还原台湾的强者面貌,大家一起努力重现当年的辉煌,给选民描绘了一个非常明确的指引目标和实现目标的基本方法。
最近几年随着大陆经济的飞速发展,台湾相比于内地的经济优越感正在越来越小,台湾的深层问题也暴露得越来越多。从大多数选民的角度来说,是希望选出来的党派和领导人能够带领大家解决现实中的各种问题,过上好日子,至于怎么样才能解决问题、过上好日子,普通民众心中是没有答案的,需要竞选人告诉大家。
从竞选主题来看,“一起找出路”、“ONE TAIWAN台湾就是力量”只是提出了问题、表明了态度,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有一定的自嗨成分。“点亮台湾”虽然也不是什么高明的解决方案,但起码是一个看起来相对可行的方向和出路。
2、广告主题
朱立伦《对不起我来晚了》完全从第一人称角度来选题,除了态度很诚恳,没有向选民传递出什么核心信息。“你来晚了关我毛事啊,我关心的是你上台后能带给我什么好处,能把台湾带向哪里,我才不关心你来早了还是来晚了呢。”
宋楚瑜的《泥巴》、《刮胡子》选题新颖,能给人留下较深的印象,表达的观点也比较明确,但是与老百姓的生活、工作并没有太直接的联系,而主要讲的是政治观点、执政理念。
蔡英文《跟著孩子走》说实话并没有什么新意,但是它抓住了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台湾民众的心声,知道他们在想什么,最关心什么。
还有一点就是台湾选民年轻化,相比于他们的父辈,迅速崛起的年轻一代对历史、传统并没有太多的理想情怀与责任感,着眼今天放眼未来是他们最看重的,相比于另外两位竞选人的视频,《跟著孩子走》恰恰用较多的篇幅表达了“更懂年轻人”、“台湾的未来要靠你们”,因此更容易获得年轻选民的共鸣。
3、视频表现
宋楚瑜和朱立伦的竞选广告有个共同点,就是用自己的个人形象贯穿始终,来强化选民印象,这样做的意图非常明显,的确也能起到一定的效果。然而播放多了,选民可能会审美疲劳,甚至有一种反感,特别是对于更年轻的选民而言,这种感觉可能更强烈。
而《跟着孩子走》通过台湾的许多普通人物串起来,从头到尾都没有蔡英文的特写画面,这样的画面虽然大家对竞选人的印象不太深刻,然而更贴近选民生活。
看到这里,你有什么感想?你是否曾经或正在这样:在市场营销、广告、公关的日常工作中,经常会不自觉地刻意追求一些所谓“惊天地泣鬼神”的牛逼创意,但是你有没有花一点点时间想一想——
当你在追求牛逼创意的时候,你到底在追求什么?
你是追求创意本身的牛逼,还是追求解决市场的痛点?你敢拍着胸脯发自内心地告诉我吗?当这两者发生冲突的时候,你能忍痛放弃所谓的创意吗?或是你没有决定权,那你有勇气敢于说服你的广告主以市场痛点为重,解决用户真正关心的问题吗?
或许,要研究市场真正的痛点并非朝夕之功,需要制定一个长远而系统的规划,因此需要做的功课也更多,很难在短时间内让人看出成效,但这不是借口。
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如果不是单纯为了参加拼创意的专业比赛,只要是为营销服务的创意,就必须解决市场的痛点,一切不以销售为目的的创意都是耍流氓!
当我们盘点2015年年度最佳创意时,你还记得几个?哪些对用户购买和市场销售真正产生了直接的影响?撕逼战?无下线的露胸露臀?
所以,从某种角度上说,宋楚瑜也好朱立伦也好,他们并不是输给了蔡英文,而是输给了自己。这,就是最大的悲哀。
愿我们不要再重蹈这种悲哀。
刘泳华,品牌营销实战家、财经评论员、互联网观察员、新浪财经博客知名博主,《营球世界杯》作者,多家品牌、营销类网站专栏作家,对IT、互联网、快速消费品、汽车等行业的品牌推广、营销策划有深入研究和多年实战经验,曾服务国内外众多500强客户,欢迎交流。 微信公众号niueye007(牛眼看商道),E-mail: liuyonghua204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