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广告人网站>创意策划>策划实战>详细内容
奥运广告硝烟下的“中国牛”(1)
作者:荣振环 时间:2008-9-20 字体:[大] [中] [小]
-
千载难逢的奥运激发所有华夏儿女的热情,从精彩绝伦的奥运开幕式,到中国健儿51枚金牌、100枚奖牌的最佳回报,奥运会成为8月份最为闪耀的焦点。
如果说奥运会是红花,那么奥运广告就是绿叶,尽管人们眼球的重心在红花上,但是绿叶同样惹来了关注。
可以说,奥运节目精彩,奥运广告也不示弱,各企业奥运广告的角逐与奥运赛场一样激烈。就开幕式和闭幕式而言,其广告价格已经高于春晚,其中伊利以2008万元拿下了奥运会开、闭幕式贴片广告的 “第一位置
按照广告顺序排列,依次出场的是特步——sohu——100年润发——中国移动——三星——柒牌男装——红牛——长城润滑油——可口可乐——visa——燕京啤酒——王老吉——欧米茄手表——兴业银行——阿迪达斯——中国网通——蒙牛——伊利——开幕。
开幕式结束后,广告排列为倒序。这里的18家企业中,有8家隶属于非奥运军团,
其中伊利掌控了第一位置,开幕式前广告语是:“下一秒,梦想即将点燃”。开幕式后是:“圣火已经点燃,但精彩才刚刚开始”,而其他品牌的广告基本没有变。
从广告内容来看,绝大多数企业或多或少展示奥运诉求。特步借由偶像明星的展现,并在“从梦想到实现,中国超越可能”的字幕下引出特步的诉求,“让运动与众不同。”
搜狐还是借由那个狐狸跳水和上网的广告传递“你今天搜狐了吗”。
中国移动的广告做得非常美,前面大量的镜头渲染了活字印刷术、丝绸、火药传统的中国元素,最后的诉求是“让你的分享,成就世界的共享”,然后出现一个中国移动的logo和北京2008奥运合作伙伴。
实际上,这个广告很美很失败。很多人看了好几遍都不知道这个什么广告。只有最后一个镜头显露出中国移动,但这个镜头因为一闪而过正好是被人忽视的。
当然也有企业,就是奔着热点去的。比如100年润发、王老吉、兴业银行、柒牌男装的广告与奥运没有一丝关联,中规中矩地展现品牌诉求,没有开展擦边策略,播在这个地段纯属看中了这是一个“旺地”。
可以说,单从这块时段来讲,每个企业都是竞争对手,看谁最能吸引眼球,谁最能吸引消费者,谁最能切合奥运的精神和内涵,将品牌诉求嫁接奥运之势传播出去,谁就是胜者。
而纵观开幕前的广告战,两家乳品企业伊利和蒙牛表现最为抢眼,二者分别占据奥运会开闭幕式第一和第二标段,伊利是以明星阵容形成舍我其谁的气势下,“挟位置以令诸侯”,而且不忘强调自己是乳制品“唯一”的赞助商,用意很明显,与后面“浑水摸鱼”的蒙牛形成区隔。
刘翔的广告设计得也很取巧,举着火炬慢跑在伊利乳品搭建的楼梯上,牵引人们聚焦在万众瞩目的那一刻,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强势品牌的声势。
但蒙牛似乎表现更为出色。因为伊利是奥运会赞助商,集中宣传的主题是“强”。这时候,蒙牛作为非奥运成员,就不能和人家比强,必须有所差异化。与伊利明星、昔日冠军为依托的高举高打态势不同,蒙牛坚持从消费者入手,你用冠军和明星,我就用13亿华夏儿女。所以,蒙牛的广告透过几个简单的画面就把运动员、消费者、希望和奥运梦想连接成一条线。借用激昂的背景音:“13亿的力量,13亿的梦想,13亿的呐喊,中国牛”,一下子就升高了气势。
明星比起13亿人,谁的力量大。不言而喻。
而且,中国的奥运会给中国观众、世界观众带去什么感觉:“牛”。
结果正经八百的奥运营销正规军团全没有抓住这个关键词。大家全部跟风扎进了梦想、拼搏、赢等关键词里。蒙牛却用这个带有调侃口味的“牛”字,形成与众不同的特色,而且恰好贴近自己的品牌属性。

笔者在前几天一次培训时做了个随机访问。结果大部分学员都对蒙牛的广告留下深刻的印象。因为“中国牛”道出了所有观看奥运开幕式的中国人的心声。这就说明蒙牛利用创意使自己成功地完成广告使命——围绕消费者的迂回包抄战收到了时效。
实际上,蒙牛的广告战略不是单一的创意,而是经过精心设计的谋局。因为广告作为营销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它需要和线下、终端种种活动相配合。蒙牛通过“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发动群众的力量”的互动手法,使得品牌收获了大量的人气。这篇广告也成为蒙牛非奥运营销进入高潮的冲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