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低钠盐”市场推广实录
- -传统企业如何做好网络品牌推广?
- -品类策略:品牌推广与品类推广
- -确保新产品成功推广的“步骤”
- -潜在客户的心智模式分析及推广策略
- -家居企业品牌推广的四大短板
- -2013年民营医院品牌营销推广策
- -娱乐营销——卤味行业推广新思路
- -区域主管啤酒市场操盘技能必备手册
- -世纪阳光太阳能的祈福文化及品牌推
- -汉波红枣浓浆品牌推广案
- -晶采美目系列产品西安市场推广实录
- -弱势品牌新品推广之非常规战术应用
- -如何低成本快速实现销售推广和品牌
- -品牌推广的节奏把握
- -中国本草洗发水品牌推广误区
- -净水器工程市场操作策略(5)工程
- -实战论坛:浅谈本土品牌实效推广攻
- -品牌推广的有效途径
- -Hello-C:娃哈哈新品推广滑
- [品牌诊断]-麦斯威尔,最走心的浪漫撤
- [品牌诊断]-“天鹅可飞,孔雀难鸣”—
- [品牌战略]-也谈品牌战略架构
- [营销策划]-湖北“秘源玛卡酒项目”操
- [品牌战略]-品牌定位,你是要做自己?
- [品牌诊断]-浅析奇瑞路虎品牌架构设计
- [营销诊所]-我在营销上犯过的四大错误
- [营销策划]-华丽转身的“新希望”:互
- [营销策划]-营销策划中的策略定义
- [品牌攻略]-15年关于新品牌的六场“
- [市场纵横]-消费认知的“破与立”
- [营销策划]-营销中不同角度观察消费者
- [品牌攻略]-工业品企业为什么需要品牌
- [品牌攻略]-大品牌时代的10个“不要
- [营销策划]-别把营销策划玩成益智游戏
- [营销策划]-中国传统企业在大互联时代
- [品牌攻略]-让消费者参演你的品牌故事
- [营销策划]-当下营销乱象
- [营销策划]-工业品营销,你喊错人了!
- [品牌攻略]-做品牌千万别做小三
-
第一部分 医药推广集群的源起
目前,国内医药市场表现出三大特点,第一,医药代表的专业能力缺失;第二,企业较为简单的学术推广模式需要大规模复制;第三,企业需要一种更为准确的集群式转播方式。
我国仅二级以上的医院就有六七千家,分布地域广阔,而国内企业的推广着眼点、销售上量的发力点都在县级医院,这就决定了我们需要大量构置推广人员来解决学术传播的现实困难。推广集群由此产生。
医药推广市场是如何演绎的?制药企业组织架构如何设计?推广经理如何认知自己的角色?
本章导读:
•推广经理集群是必然
•本土企业华丽转身
•专业化推广部势在必行
•代理制下的市场功能转型
“一个崭新的东西出现,它肯定是源于斯而高于斯。推广经理正是我们在过去的组织职能里面进行嬗变、进行分离、进行区隔,进而蜕化出的、更新的模式。”
一、推广经理集群是必然
国内医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推广经理集群的出现是必然。很多外企、国企经理人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他们对此观点不是不屑一顾,就是嗤之以鼻,认为药企有产品经理和销售经理已足够,根本不需要什么推广经理;认为推广经理是一个凭空捏造出来的概念……
也许,推广经理并不是适合任何一个企业。但是随着企业发展,分工必越细,且产业化、规模化。
当企业越来越大时会怎么样?销售经理、产品经理的活儿越来越多,他们的职能不得不剥离出来一部分。而这一部分剥离出来的职能,理所当然需要有人来承担。
推广经理最初的角色是“捡垃圾”者,不能越过产品经理。做的是产品经理和销售经理做不了的、需要相当劳动强度、不断重复且没有多少科技含量的活儿。
即便是这样,两边也都认为推广经理不行。
产品经理认为他缺乏理论高度,只能简单帮忙讲讲课,劳动产值不大。
销售经理觉得推广经理不懂销售,对自己只能起到辅助作用,认为“你到这儿来,是我在养活你。能帮我讲课就讲讲,不能帮我讲就算了”,没有认识到他的推广于产品上量的作用,对他发挥的功效、作用也理解不深刻。
但随着规模越大,数量越多,推广经理开展的教育、培训活动越频繁,两方开始对他引起重视。当他们对他引起重视的时候,推广经理的独立性就显现出来了——由原来“捡垃圾”的角色,变得不可或缺、不可替代,开始在组织内拥有正式的地位。
这时,企业就需要对其岗位职责进行重新定位和描述,推广经理这一角色应运而生,也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核心职能定位——药品销售的核心定位。这是推广经理形成的渊源。
任何组织职能的诞生都是这么一个渊源。最先肯定是从某一职能分化出来的。推广经理这个概念不是我们凭空造出来的一个概念,也并非适合于所有的企业。但毫无疑问,企业越大,越需要推广经理。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随着企业推广活动越来越多,推广产生的工作量也越来越大,需要找一个人来完成推广的系统功能。这一个人,我们没有确切地给他定位叫什么名字。他也许叫推广专员,也许叫市场专员,叫什么都可以。
当企业销售增多,规模扩大,发展出一群这样的人呢?他们既不属于销售部,又不属于市场部,这时必须对其进行定位。一群人(十几、二十几人)当中有一个管理者,称他推广经理最合适;当推广团队达到百余人时,团队头儿就叫推广总监。
不是我们先封一个总监,先有这个体系的,而是随着组织职能的裂变、人群越来越多,自然而然就会采取的。
很多人会认为我们是在搞一个词汇(噱头)来哗众取宠,其实是因为他们没有认识到这个阶层的独立性,没有认识到中国医药行业正处在一个变革、亟需创新的阶段。
怎么样创新?创新什么?思路需不需要创新?推广模式需不需要创新?组织机构需不需要创新?
——推广经理集群的出现就是推广模式的创新,是组织机构的创新!
很多人呼吁企业要进行模式创新,现在出现了这么一个组织,却还没有意识到应该将这个组织纳入到一个理论层面上来进行研讨,把它规范化、系统化。这不能不说是对市场认识的一大短板。
无论从国外市场运来中国的营运(推广)细节怎么变化,国内已经做成功的企业,都应该进行总结。因为所有的创新都跟原来的模型有关联,绝不可能脱离原来的基础做一个全新的创新、全新的改革。
一个崭新的东西出现,它肯定是源于斯而高于斯。推广经理正是我们在过去的组织职能里面进行嬗变、进行分离、进行区隔,进而蜕化出的、更新的模式。
有人固执地以为,企业有销售部,有市场部,只是增加人员就够了,没有必要再增加推广部。这种观点是一种偏见,是一种因循守旧。外企就是因为因循守旧而裹足不前的(下一节略提)。
我国1949年以前只有陆军,没有空军,因为那个时候没有空军也一样能够作战。后来为什么要建空军,建了空军建海军,建了海军还不够,现在又建二炮、总装备部?这不就是应时势变化而进行的组织机构的创新吗?国家在改革,就是根据时势变化,适时地变化。我们企业的营销组织结构也应该相时而动。
我曾经在一篇文章中提到,有时候我们变了很多销售方法,还不如变管理体制。企业有没有能力在组织结构上做改造、创新,是企业能否长期进步的一种表现。
推广经理是一种模式,是一种全新的管理,是在企业原来组织结构基础上进行的一种创新。
我认为企业越大,产品经理务虚能力越强,因为要做很多战略层面上的东西。这时就需要更多的人来务实,把产品经理那些务虚的战略概念传递下去。谁来做?毫无疑问,企业越大,产品经理务实这一块就需要一个庞大的团队来承接。它就是推广集群——让产品经理的销售理念可以触摸,也让大夫的精神满足可以实现。
我的第一本书《处方药营销实战宝典——处方药专业化学术推广》解决的是企业上量的问题,如何做学术推广的问题。有人问我这本《推广经理——处方药专业化推广》解决的是什么问题?
想让销售倍增的企业,尤其是销售达到30亿以上、希望实现二次腾飞的企业,必须将推广经理这个课题理解清楚。
当然,这本书不是纯粹管理类型的书,而且我们的底力也有限,因此本书目前还存在两大空缺:
第一,推广活动的评价体系。这是一个大课题,需要更多专业人士来进行更多指标的判定。
第二,推广人员的考评体系。由于各个企业所涉及的范围、实际情况不一样,这是一个很复杂很系统的工程。
以上两点并没有在这本书上得到完善,不能不说是一大憾事。我知道这个问题的存在,而我这本书的真正目的是确定推广集群的存在,确定推广集群的价值和地位。
希望更多认可推广集群存在的高手来补全这两个方面。有志者可以考虑与我合写,或者进行更深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