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广告人网站>创意策划>旅游营销>详细内容 茶山村,客家情——梅县乡村旅游项目策划纪实(1) 作者:郑泽国 时间:2008-9-8 字体:[大] [中] [小]
oadfile/20089814649721.jpg" border=0>
    那么,针对城市居民这一目标市场,乡村旅游到底应该怎么搞,才能取得市场成功呢?目前对此并无定论。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随着休闲度假市场的深入发展,乡村旅游在经历了最初的火爆之后,正在进入一个转型期,迫切需要产品提升和观念创新。乡村旅游目前普遍存在两大问题:一是产品档次较低,文化内涵不足,难以形成持久的生命力;二是对区位和资源的依赖程度较高,如果所处位置偏僻,周围的乡村景色和生态环境又欠佳,乡村旅游发展就会遇到困难。今年5月,我们受梅县县委、县政府的委托,为梅县茶山村所做的旅游项目策划,就碰到了这种情况。
    茶山村是一个面积不足2平方公里、只有80户人家的小山村,距离梅州城区30公里。从市区开车前往那里,沿途要经过省道、县道和村道,并且要穿过几个村庄。此外,茶山村所在的水车镇,位于梅县东南部。而当地景点集中的雁洋镇,位于梅县东北部。从发展观光旅游的角度讲,茶山村跟其他景点很难串线,区位并不理想。
    茶山村的自然景观也无特别之处。在去之前我跟好多人一样,以为茶山村应该跟茶有些关系,比如茶园、茶花、茶树、茶园之类。结果去了才知道,茶山村连一颗茶树都没有。在后来的项目策划过程中,曾有多位专家建议在茶山村大面积人工种植茶树,但我觉得茶山村既然从不产茶,也许本来就不适合茶树生长。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景观改良还是要顺应自然,否则会显得矫揉造作,甚至弄巧成拙。倒是村里一位老人的解释让我感到愉悦。他说茶山村的“茶”字,说的是客家人的待客之道。茶山村的习俗是不管谁家来了客人,首先要给客人沏上一壶茶。其后我又去了茶山村大约五六次,情况的确是这样。
    去茶山村的次数多了,对那里慢慢就有了感情。对茶山村的过去和现在,也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梅州客家地区有个特点,就是规模较大的围龙屋或者古村落,往往藏在深山老林里,远离城市的喧嚣,安静得几乎好像不存在。但你如果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走近它,就会惊奇地发现,原来这里曾经出过那么多的杰出人物。以茶山村为例,这里完好保留着34幢始建于明朝末年至民国初年的客家古民居,是迄今为止梅州地区所发现的数量最多、最集中的客家古民居建筑群。据《黄氏宗谱》记载,茶山村黄氏于明代来此发展,逐渐兴盛,清末至民国时达到高潮。四百余年来,茶山村黄氏崇文重教,耕读传家,现有书屋四个,其中还有一所女子学校。各时期的学校培育了无数的优秀人才,比如黄锡铨(清朝驻美国纽约领事)、黄云辉(嘉应首富、新加坡四大财团之一)、黄琪翔(中国农工民主党创始人之一、国民党四星上将、抗日名将)、黄康华(旅印尼富商)、黄心维(雕塑家,《朱德总司令骑马像》作者)、黄甘英(全国妇联原副主席)、黄伟文(联合国开发总署顾问)等等。而这样一个英才辈出的客家古村落,过去却一直深藏山中鲜为人知,可见梅州地区客家文化之博大精深。
    然而,令人惋惜的是,茶山村长达五百年的历史荣耀,却无法抵挡大跃进年代的乱砍乱伐和文革时期的生态环境破坏。据村里老人讲,当年茶山村山清水秀,溪水环绕,后山古树参天,又大又粗,需要两个成年人才能合围抱。但是,如今的茶山村却是草木不秀,山水失谐,现实环境可以说是脏乱差。当我们站在村头四处望去,村庄周围的三面山体大面积裸露,有的地方甚至严重滑坡。有着三百年历史的萼辉楼,部分墙体更被泥石摧毁。村中大大小小十余口鱼塘水质混浊。山泉溪流因为生态破坏已断流多年,村中已看不到地表水流过。而后山的风水林也被砍伐殆尽,余留乱竹杂草。
    在跟村中宗族前辈的交流中,我还发现了另一个棘手的问题:茶山村的宗族力量十分强大,而宗族中的老人们对发展旅游心情矛盾,态度犹疑。一方面,他们非常渴望通过旅游脱贫致富,甚至主动找了嘉应学院的老师帮助编制材料,要求申报“民俗文化名村”;另一方面,他们对发展旅游又充满疑虑。说到家族的荣耀,每个人如数家珍,兴奋不已。有一位村民还从家里抱出一叠包裹得严严实实的旧报纸,在我们面前小心翼翼地一层层打开,里面是一张87年前孙中山先生为其爷爷签署的委任状:“今委任黄新华为中国国民党南非洲各埠筹备员此状。中国国民党总理孙文”。然而,当话题转到旅游上,老人们马上警觉起来,反复盘问我们打算怎么搞,到底谁来投资,会不会破坏风水影响海外华侨的运气等等。
    面对这样的资源现状,我们应该怎样定位这一旅游项目呢?表面上看,茶山村的资源优势是建筑和人文,似乎应该定位为一个客家文化民俗村。事实上,当时在政府领导、专家学者和普通村民之间,已经形成一种心理默契,就是要把茶山村打造为广东省乃至全国的“民俗文化名村”。然而,一个“民俗文化名村”的响亮品牌,真的能撬动旅游市场,为茶山村的村民们带来实际收益吗?我们可以将茶山村跟梅州地区的其他客家文化民俗村做一个比较:
    桥溪客家文化民俗村,依山傍水,溪流清澈,古树婆娑,植被良好。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代表性建筑继善楼,面积2680平方米,共70间房,俗称“七杠楼”,建筑规模和艺术特色为粤东地区少见。
    
[第1页]   [第2页]   [第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