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广告人网站>创意策划>旅游营销>详细内容
“墅岛水景园”——湿地生态景观旅游可研报告(1)
作者:汤兴奎 时间:2010-3-21 字体:[大] [中] [小]
-
目录
(一)前言——项目开发背景
(二)国际国内湿地保护及开发建设趋势分析
一、湿地定义及分类
二、湿地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三、湿地适宜人居环境的条件
(1)湿地为人居提供良好的气候条件
(2)湿地为人居提供良好的发展基础
(3)湿地为人居提供良好的文化氛围
四、湿地面临的威胁
五、保护湿地措施
(1)加强城市湿地保护力度
(2)合理利用资源,就是对湿地最大的保护。
六、小结
(三)项目所处湿地保护措施及项目开发规划
一、哈市气候条件与人居环境发展趋势
二、哈市生态度假旅游发展态势
三、项目所处湿地自然概况
四、项目所处湿地面临的问题
五、加大项目湿地保护与建设力度,提升哈市品牌形象
六、项目所处湿地生态旅游开发定性评价
七、项目规划思想遵循市总规划及生态景观保护原则
(1)规划依据
(2)规划指导思想
(3)规划原则
(4)规划目标
八、项目客源市场定位结合生态文化分析
(1)生态休闲市场
(2)生态观光市场
(3)生态度假市场
九、项目规划设计与生态保护相结合分析
(1)人为措施改造——建设生态景观
1、生态观光区
2、生态休闲区
3、生态度假区
(2)植被恢复和绿化美化工程——还原生态景观
(3)道路竖向规划——顺应生态地势
(4)旅游安全设施建设规划
(5)旅游区环卫规划
十、项目开发为哈尔滨城市带来的相关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分析:
(2)社会效益分析:
(3)生态效益分析:
(4)环境效益分析:
(四)结论
(一)前言
美丽富饶的松花江,蜿蜒逶迤地流经哈尔滨,孕育了哈尔滨区域早期的人类文明,推动和促进了哈尔滨市的建制发展,给城市风貌增添了无限的生机和魅力,但是近些年来,城市的发展及自然条件的改变,导致生态恶化,优美的景观遭到破坏。
2002年,哈尔滨省、市领导做出了“哈尔滨市松花江沿岸建设成为亮丽的风景长廊”的指示,哈尔滨市城市规划局、市水务局和市滩涂开发管理办公室的同志,组织省市有关规划设计单位,经过多层次、多方案的讨论修改,编制完成了《松花江南岸沿江风景长廊总体规划》。按照总体规划的思想,应大力开发建设及保护好松花江南岸沿江资源,对改善城区生态环境,开发旅游资源,提升哈市整体形象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规划在这种大背景下,应运而生,本着科学求实的态度,按照总体规划的有关思想对何家沟口与松花江公路大桥之间的大片滩涂地进行设计开发,力求将其建设成为哈尔滨市区内的大型水上公园。
本案湿地是否符合开发生态旅游园区所需的环境条件?
如何利用现有湿地资源,开发建设成水上公园?
本项目开发建设是否带来多方位的效益?
下面针对上述问题对本案湿地开发做一定的分析阐述。
(二)国际国内湿地保护及开发建设趋势分析
一、湿地定义及分类
湿地系指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常久或暂时之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
湿地的类型多种多样,通常分为自然和人工两大类。自然湿地包括沼泽地、泥炭地、湖泊、河流、海滩和盐沼等,人工湿地主要有水稻田、水库、池塘等。
二、湿地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湿地是生态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地球上与森林、海洋并列的三大生态系统之一,它是地球上水陆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独特生态系统,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发挥着无可替代的生态调节作用。
湿地具有巨大的资源潜力和环境、社会、经济功能,它不仅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多种资源,而且在抵御洪水、调节径流、改善环境、控制污染、保护物种基因多样性、美化环境和维护区域生态平衡等方面具有其它系统不可替代的作用。
湿地为丰富的水生和陆生动植物提供了栖息、繁殖和生存环境。某一块湿地的消失,标志着该地几乎所有生存于其中的动、植物的消失或灭亡。许多湿地还是迁徙鸟类重要季节性栖息繁殖地,湿地的退化和消失,直接威胁到这些鸟类的生存。
湿地还为人们提供了优美舒适的生活环境,目前,许多沿河湿地被开发建设成了生态旅游、自然观光、休憩娱乐的美丽风景区,如漓江、三峡、千岛湖等名胜。
湿地还直接影响着当地气候的变化,湿地的消失将引起当地气候的干旱,当地气候的干旱也将引起湿地的消失,湿地的消失将引起生态环境诸多方面的恶化,湿地与其他生态系统互相影响和相互制约,甚至相互转变,湿地干涸将逐渐使其沙漠化。
因此,没有湿地,就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就不可能达到生态平衡。
三、湿地适宜人居环境的条件
(1)湿地为人居提供良好的气候条件。
湿地是水资源的有效赋存形式和持续补给者,湿地的物理、生物、化学组成部分交互作用,在蓄水、调节河川径流、补给地下水、改善水质和维持区域水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湿地是蓄水防洪的天然"海绵",是陆地上的天然蓄水库,能促进水资源的天然优化配置,有效地推动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湿地在输水、储水和供水方面发挥着巨大效益,在淡水循环中发挥着重大作用,没有湿地也就没有水,它不仅能涵养水源、调节稳定流域水资源,而且能吸纳并保持降雨,调节稳定区域气候。湿地可增加大气中的含水量,而大气再以降雨的形式将空气中的水分降回地表,形成的水流可以从湿地移至地下土层,来补给地下水;当地下水充足时,湿地水流向上移动变为地表水,以此来排出地下水,调节河川径流,这样就对地表水及地下水的天然优化配置起到一个屏障作用,而且在地表水向地下水转化的过程中,湿地能够通过保持营养、沉积污染物而起到净化水源的作用,使水质天然优化,并可防止有价值的沉积物被冲到江河中,从而维持水的良性循环,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湿地为人居提供良好的发展基础。
“湿地与水——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人离不开水,水也离不开湿地,湿地与水密不可分,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不能没有水,也不能没有湿地,湿地对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生命健康安全、防洪抗旱安全,生态环境安全都至关重要,湿地是工业用水、农业用水和城市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众多的沼泽、河流、湖泊和水库的水都是可被直接利用的水,湿地在输水、储水和供水方面发挥着巨大效益。
湿地所处的水生态环境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环境。水是人类生存环境中最重要的物质与能量基础,有了水,才有了各种生物的新陈代谢,才有了人类的繁衍生息,才有了生机盎然的大千世界。湿地的生态环境状况直接影响着人类生存的条件和质量。水的供给,从人类的饮水、农业灌溉用水、工业和城市用水等各个层次影响着人类对资源的开发利用、经济社会发展的规模与水平,而洪涝、干旱、水污染、水生态恶化等直接威胁人类生存和生产活动。
2005年11月13日,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发生连环爆炸,泄漏的苯流入松花江,使松花江水域遭受严重污染,哈尔滨市居民停水4天,造成了极为严重的不良影响。这一事件向我们敲响了警钟,保护湿地和水环境,保证水安全,更要注重和加强安全生产,要常抓松懈,防微杜渐,防患未然,以免因安全隐患、事故再次引发水污染等恶性事件,另据有关专家研究调查表明,湿地也是人类抵御禽流感的屏障,湿地受到破坏、缩小或污染,以及人类不合理的生活方式是禽流感得以广泛传播的重要原因。
2005年新疆发生的9起禽流感疫情发生地点无一例外都在水域湿地附近。由于湿地具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及矿物资源,因此,湿地生态的变化将对地区经济发展起着促进或者制约作用,特别是水量的减少或者水质的恶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更显著。
湿地保护能给水资源的天然优化配置、合理利用以及综合管理提供保障并能带来巨大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国降水的季节分配和年度分配不均匀,通过天然和人工湿地的调节,储存来自降雨、河流过多的水量,从而避免发生洪水灾害,达到洪水资源化,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工农业生产有稳定的水源供给,实现人与洪水的和谐共处,河流湿地尤其在这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长江中下游的洞庭湖、鄱阳湖、太湖等许多湖泊曾经发挥着储水功能,防止了无数次洪涝灾害;许多水库,在防洪、抗旱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沿海许多湿地抵御波浪和海潮的冲击,防止了风浪对海岸的侵蚀。
(3)湿地为人居提供良好的文化氛围。
湿地是生命的摇篮、是历史文明的源头,是人类文化传承的载体。湿地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它涵盖了音乐、艺术、文学等方面,是鲜活丰富的文化,是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湿地的文化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共同构成物质和精神上支撐人类的自然财富。湿地的文化遗产是人类与湿地长达数千年融合的产物,这种融合给人类带来了巨大財富。湿地还为人们休闲、科研、文化、教育等提供了较为理想的场所,具有自然观光、旅游、娱乐等美学方面的功能和巨大的景观价值。
湿地也是文化景观,景观孕育了文化,文化包含了景观知识,景观又重塑了文化。这些景观可以反映土地、动物和水的管理方法与具体技术,表现出现存的文化传统,是传统人居的独特例证,是特定生活方式独特的证明,长期以来,由于湿地特有的资源优势和环境优势,一直是人类居住的理想场所,是人类社会文明和进步的发祥地。几千年来,先民们都是“逐水草而居”,在与湿地的相互依存的漫长历史过程中,创造了文明和文化。
中国有许多重要的旅游风景区都分布在湿地地区,壮观秀丽的自然景色使其成为生态旅游和疗养的胜地。城市中的水体在美化环境、为居民提供休憩空间方面有着重要的社会效益。有些湿地还保留了具有宝贵历史价值的文化遗址,是历史文化研究的重要场所。
湿地丰富的野生动植物和遗传基因等为教育和科学研究提供对象和实验基地。湿地保留的过去和现在的生物、地理等方面演化进程的信息,具有十分重要和独特的价值。如肇庆市的星湖湿地,不但自然环境优美,而且人文历史悠久。
1600多年来,在湿地生态系统与人类渔樵耕读的文化交合演替中,承载和记录了大量自然、生命变迁和人类文明历史演变的信息。人类的渔樵耕读的生活方式,赋予了星湖湿地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文化形态。使之成为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人文湿地”。星湖湿地自古以来风光秀丽、景色迷人,被文人墨客视为呤诗作画的理想佳境,湿地的民俗文化和宗教文化也十分发达。因此在湿地生态系统管理中,更要重视生态系统的文化特征,把景观看作生物文化统一体。只有与文化景观相结合,才能实现湿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