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营销专业搜索
相 关 文 章
- -橄榄油新产品上市营销案例解析(上
- -橄榄油新产品上市营销案例解析(下
- -新产品上市终端促销的四大策略
- -OTC新产品上市市调一二三
- -xx系列日化新产品上市营销方案
- -产品上市前,要做哪些市场调查?
- -市场调研只是产品上市的一个参考依
- -新品反击战
- -中外企业新产品上市模式及操作手法
- -侧翼包抄 背后一刀-“速阴洁”产
- -中小型乳制品企业产品上市推广思路
- -地方名人小么哥 拉动齐鲁大市场-
- -如何做好新产品上市前的评估工作?
- -企业新产品上市走四步
- -“幸福三宝”产品上市策划纪实
- -某公司护眼产品上市推广方案
- -多事之秋如何调整工作策略促进新产
- -新产品上市失败案例思考
- -新产品上市的传播特点
- -新产品上市的定位技巧
最 新 文 章
- [品牌诊断]-麦斯威尔,最走心的浪漫撤
- [品牌诊断]-“天鹅可飞,孔雀难鸣”—
- [品牌战略]-也谈品牌战略架构
- [营销策划]-湖北“秘源玛卡酒项目”操
- [品牌战略]-品牌定位,你是要做自己?
- [品牌诊断]-浅析奇瑞路虎品牌架构设计
- [营销诊所]-我在营销上犯过的四大错误
- [营销策划]-华丽转身的“新希望”:互
- [营销策划]-营销策划中的策略定义
- [品牌攻略]-15年关于新品牌的六场“
- [市场纵横]-消费认知的“破与立”
- [营销策划]-营销中不同角度观察消费者
- [品牌攻略]-工业品企业为什么需要品牌
- [品牌攻略]-大品牌时代的10个“不要
- [营销策划]-别把营销策划玩成益智游戏
- [营销策划]-中国传统企业在大互联时代
- [品牌攻略]-让消费者参演你的品牌故事
- [营销策划]-当下营销乱象
- [营销策划]-工业品营销,你喊错人了!
- [品牌攻略]-做品牌千万别做小三
当前位置:中国广告人网站--->品牌营销栏目--->营销策划-->详细内容
中外企业新产品上市模式及操作手法对比(3)
作者:魏庆 日期:2008-8-8 字体:[大] [中] [小]
-
第三步:新产品上市计划
外资企业——谋定后动,这个新产品怎样有组织有秩序的卖出去!
新品上市前计划包括两块的内容
一:新产品上市前各项工作排期:新品上市前要经过产品批量试车、上市前再次确认、批量生产的物料到位、广促销品及包装到位一线市场、企业内部上市说明动员大会、新产品批量生产并到位一线市场、媒体投放确认并开始监播、卖场超市渠道新品进店准备等一系列细节工作。涉及到市场部/销售部/
二:新品上市后的行动计划和目标:新品上市区域、各区的提货进度目标、各区终端铺货进度目标(要求各地在什么时间达到多少铺货家数和铺货率)、各地针对通路店方和消费者做怎样的促销活动(具体的时间、地点、方式、督办、回报)、广告具体播放时间及频率、预计各地不同时段达到的新品销量预估、广告及促销费用预算。
内资企业:想个办法把新品卖出去
销售总监牵头协调各部门开始准备物料、产销配合。中间会有很多摆不平的部门协调,常常掉链子。笔者亲身经历过新产品上市销售一个多月,生产部告知包材断货两个月内无法再生产,同时市场部竟然才把产品定位文案搞出来的笑话。
内资企业也有新品上市计划,但相对粗放。主要集中在各地的销量进度计划,电视广告和全国性促销费投入计划,以及全国性促销方法说明三个方面。对新品上市的区域、通路铺货进度、促销的详细步骤、各项活动的检和督办复命制度都没有详细的定义。
分析与点评:
外资企业强调理性思维、强调工作的计划性、组织性、可控性。上市前各项工作都有细致排期、所以外企里“掉链子”现象比较少。内资企业在这方面却不停的付出代价:
以新品上市的区域策略为例,外资企业会根据自己的产能、销售网络、和费用投入情况确定第一批上市区域,逐渐推广。内资企业是一窝蜂上市,恨不得卖到国外去!一定会出现产销矛盾浪费市场资源(比如一个低价食品企业生产高端新产品、全国市场放货,结果会造成二三级市场提了货卖不动,滞销过期。中心城市断货,刚炒热的市场又晾凉)。
“策划大师”的生意这几年好像不如以前了,产品经理这个职位的待遇却一天天看涨。
这是好现象,说明中国的企业逐渐开始认识到新产品上市不仅是找卖点、玩噱头、做促销。而是从市场研究、到产品概念具象化、到产品改良、乃至产/销/储运/采购/财务协调配合、最终上市计划并执行的经营链!需要一个专业的人和机构统筹运作!
外资企业的周密的上市计划对内企更有借鉴意义,尤其是对各地铺货进度、超市进店进度、促销执行进度的细致要求。这些行为让新品上市有章可循,能够随时监控实际表现与计划之间的差异及时纠偏,步步为营才可能步步为赢!
但有时候外企又犯了形而上的错误: 企划部在上市计划中对每项促销活动的执行细节全部详细列明,同时要在销售部促销活动每一步的执行进行实地调查和数字追踪。但销售部总觉的企划部“闭门造车”做的促销方案不好执行(比如:铺货进度要求太高、陈列奖励标准太苛刻)。新品上市一旦出了问题,销售部指责企划部的方案是狗屎,企划部指责销售部执行不力。
背后的原因,其一是企划部的确离市场比较远,其二本身这种模式就有点企划部监督销售部的味道,走惯江湖的老销售们早就看企划部的“专家学者”不顺眼,岂能受你这口鸟气?
企划和销售如何有效配合?可口可乐的装瓶场,在这方面走出一条新路来,推荐大家学习:
“通路促销”的策划工作交给销售部,企划部只负责消费者促销。避免企划部与销售部之间相互扯皮,而且销售部做的通路促销方案往往更有针对性。缺点是销售部制定通路促销政策往往倾向于销量的即时提升,造成促销的片面和费用增加;
企划部、销售部一定要有一个人说了算(即:或者企划部经理领导销售部经理,或者销售部经理领导企划部经理,或者有一个营销副总同时领导两个部门)而这位营销部的领导要具备全面的企划、销售知识,并且同时对销量、费用负责。这样,营销副总会利用专业技能和领导权威去协调这两个部门之间的矛盾。不至于出现企划部、销售部直接把官司打到总经理处;而总经理要管理整个公司运作,精力不够,同时对销售、企划知识又不够专业,“断不清官司”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