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广告人网站>创意策划>战地日记>详细内容
徐大伟的策划世界(七)(4)
作者:徐大伟 时间:2012-2-25 字体:[大] [中] [小]
-
“中国制造”什么时候才能懂得卖文化?
中国这个孩子,越长越有型了,走路目不斜视,专注单一,很多世人都夸这个孩子有志气有前途,其实,孩子有时也难过,没时间看日出,没心情观日落,就连看上了的女孩子也没空去追去恋爱去幸福,就是往前冲,全世界都希望他往前走,走到前列,走出一条特色之路,他就背负世界的重托,毅力迈步,但走着走着,孩子发现路是走快了,可也变得越来越少人情味了,越来越冷了,越来越粗野了,越来越不优雅了,越来越没有思想和文化了。
孩子蓦地泪流满面,一个人站在茫茫大地上,感觉自己同自
“中国制造”本来也是这个中国孩子的宝贝,不过,路途艰难,时间长久,这个宝贝已经跟不上孩子的脚步了,也不得孩子的宠爱了,孩子毕竟是孩子,喜新厌旧的态度有时还是表现得淋漓尽致的。
去西湖边上的雷锋塔观光,我就一个感觉:中国文化和故事太值钱了,雷锋塔太会卖文化了。其实真的雷锋塔已经早就陨落和塌陷了,留下的只不过是在现代高大的雷锋塔下的一堆一堆的石墙土坯而已,但这都不重要,物质的塔不重要,关键是精神的塔,是雷锋塔的那个几乎家喻户晓的白娘子和许仙的凄美故事,尽管此刻我也不能说准说清雷锋塔故事的全部,但这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知道雷锋塔,我知道到杭州一定要去雷锋塔看看,雷锋塔也被称为“杭州旅游第一站”,这才是最重要的,一个传说一个故事,一段历史,被我们传承延续,卖来卖去,卖了一年又一年,只要雷锋塔这个故事在,只要雷锋塔不化为乌有,这个故事就是一棵摇钱树,还将世代相传。
“中国制造”本身不也是“雷锋塔”吗?中国这两个字就是故事,中国就是传奇,中国就是文化,中国就是历史,中国就是文明,中国就是智慧,同理,中国制造就是“故事制造、传奇制造、文化制造、历史制造、文明制造、智慧制造”,还在单纯和朴实地卖产品吗?产品本身其实是最不值钱的,一只水杯能卖几个钱,但,水杯有了文化和历史,有了思想和精神,这个水杯就活了,就有了生命,就是人间瑰宝了,更不用一一细说中国制造的各种器物了,菜馆有了文化,还只是吃饭的地方吗?衣服有了故事,还只是在卖布料和款式吗?汽车有了精神,还是一个交通工具这么简单?
中国制造为什么这么傻不懂得卖文化卖故事呢?“文化、历史、传说、文明、故事、智慧、精神、意境、韵味、道德、风范”哪个词不比“产品”值钱?
还不明白吗?“中国制造”本来是值大价钱的,只是我们的智慧不够,做着做着,就把“中国”两个字弄丢了,把中国文化、中国思想、中国故事、中国历史忘掉了,只知道做工人,生产毫无灵魂和思想的无情无义的产品了。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苏醒,其实,我们现在所有活着的人都赶上了好时候,全球人民都在倍加宠爱中国这个孩子,我们为什么就不能快点找到民族个性和国际语汇的共同点,找到吸引世人的中国亮点,设计出符合人类共同价值的民族符号,向全世界贡献和贩卖彰显着灿烂文化和高尚精神的中国制造的产品呢?
中国商人为什么不懂卖“土豆泥”?
夜半时分,打车去西湖,出租汽车司机说这么晚了去西湖看什么,只能看到水,他哪里明白一个从水不多的北京城来的人,能在月光下看到水就很知足了,其实,知足这个说法还是装了一点,应该是太美了。
在湖畔漫步,一群嘻嘻哈哈的男男女女迎面走来,尽管看不到他们详细的表情,但却感受到了他们的悦色,不悦就不对了,有西湖的生活怎能不快乐?女子苗条,男子活跃,女子笑言:放那么长时间还能吃吗?
说到吃,我来了想法,想到了一个晚上加班叫的快餐,同事说这个土豆泥很好吃,我打开,吃一口,不错,美味,又想到了另一个问题,这么好吃的东西好像中国人能吃到也没有多少年?
这是为什么呢?土豆中国太多了,土豆产品就太少了,薯片、薯条好像也是外国人发明的,其实,谁发明的还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我们的商人为什么不会卖土豆泥?
卖土豆泥重要吗?你能这样问当然不重要,但我是这样想的,土豆泥这么好吃的东西,我们中国商人为什么不能做点文章?我们的小吃店、菜馆和商家不能创意推出土豆泥系列产品?不能创新土豆产品?
是的,明白,懂不懂卖土豆泥本身不是关键,关键是想到去卖土豆泥这种思路和策略,关键是这种的“土豆泥策划学”,体验好东西,感受好东西,研究好东西,提炼好东西,创新好东西,延展好东西,一个土豆可以做成太多产品,一个产品有太多卖法。
千万不要动不动就说我们这个产品没有什么特点,也没什么办法推出新东西,更没有什么新的销售方式,就在刚才,会上还是有人说了一大堆的困难和不解。
我的一个土豆泥的故事,他服了,但愿你也有感觉,没有感觉,能过一下脑子也行。
不只找答案,还要找对问题。
但愿国企能多出几个宁高宁
走在雪花纷飞的北京街头,思绪中也在落雪,作为大地上踏雪前行的徐大伟,是多么地无奈,多么的不值一提,渺小而脆弱。看看这个世界,看看中国,看看这个城市,看看广大的人群,还有多少人抱有热诚坚定正直宽广的理想在奋斗呢?还有多少不尽人意的事情没人关心和理会呢?
这些天不知怎么了就突然跟国企有了热缘,几个国企接触下来,整体感觉:原来国企到底是国企。
也许你一定听出了我的意思,国企真的像大家都认为的那样,不折不扣,固步自封,自高自大,市场意识差,品牌理念轻,办公室里的高手,商场里的落伍者。
一张口:“我们是百分之百的国企。”好像百分之百的国企有多了不起一样。我说:“让我看你们是百分之百的企业,企业就应该有个企业样,就要研究市场,了解消费者,就要为客户创造价值,就要以顾客为本。”几个老总们还在说自己企业的理念有多好,广告语有多棒,产品也不错。我就不爱听,我说:“既然什么都这么好,为什么上万人的企业一年才有一千万不到的利润?下面的很多子品牌每年都在赔钱?你们有没有去超市看一下咱们的产品跟人家的产品摆在一起有些什么差距?为什么明明是从产品包装到产品概念产品卖点,乃至产品品质上都有很大差距,而我们却不去想法尽快缩小差距呢?这不是当务之急就应该做的事情吗?”
这一说,还管用,几位西装革履有点骄傲的副总们不说话了。总经理却来了劲头,“大伟,我知道你说的对,我们既然是企业就要按照企业的商业规则办事,但是,你可能不太了解我们的实际情况,我们是典型的没资源,没资金的老国有企业啊,不像你刚才说到的中粮,人家中粮要什么有什么,我们跟人家没法比啊。”
我又不爱听,“李总,你这样说我也不同意,让我看就是因为你们是老国有企业才有的是资源,有地、有人、有厂方、有老客户、有配方、有信誉、有政府支持、有历史、有文化、有底蕴,有了这些还不就能置换出大量的资金来吗?不说你们还有大量的优质资源,就是什么都没有,一穷二白,白手起家的企业还少吗?江浙一带多少曾经在北京裁衣服、修鞋、批发小商品的小生意人如今都成了年收入几个亿的大老板?一个修鞋匠转身成了一个运动服饰品牌的老板,一年净利5个亿,跟人家比,我们不感觉很不好意思吗?星云大师讲:以无为有。无,就是无限,无量,无穷。从无中都能创造出有,何况是本来就有。其实,不怕无也不怕有,就怕不觉悟,不知识,有也当了无,其实,中粮不是因为有资源,才能有现在的表现,关键是中粮有个宁高宁,是因为宁高宁看到了中粮的无限资源、无限机遇、无限可能,所以才把本来的‘有’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的能带来财富价值、百姓利益的产品,让‘有’再生‘有’,让‘无’变出‘有’。”
也许,目前中粮的做法不一定是最好的,但从市场营销的角度出发,从高高在上不知所为的天上走下来,走进市场,走进消费者的心里,不断用生动生活的方式反复跟消费者沟通和谈恋爱是不会错的,就这最基本的一招,就值得很多国企好好学习了,看看大部分的国企的宣传册,有几句话是消费者乐意看喜欢听的,有几句话是“人民的话”而不是官样文章?说得不客气一点,到底有几个国有企业的主要领导真的懂得市场经济,懂得整合营销,懂得品牌战略,懂得产品创新,懂得文化行销?恐怕有很多领导连整合营销的基本的定义也说不清楚吧?
半知半解的国企领导随处可见,品茶喝酒打球玩乐他们是高手,但做市场做品牌做产品他们就差了一大截,最可怕的是,这谁都不承认,明明不行也不承认,国资委不承认,国企老总们自己就更不承认,中层干部有敢承认的又不敢说真话,职工想说话却没人听,怎么办,没办法,国企到底是国企,难道国企就成了思维僵化和创新缓慢的代名词了吗?
但愿国企能多出几个宁高宁。或许国企才不至于雪满院,冷冰冰。
中国的广告公司也该升级换代了
敲了删掉,再敲再删,这是我第三次把这些文字写下来,这次决定不删,决定写下去,时光飞逝,难得有这份心情来说些不是该说的话,而是想说的话。
欢迎你来到这里。耳边响起的音乐,好听,不知道名字,就像邂逅一个女子,美丽,却不知道她是谁?这一面是不是这一生的最后一面?再见,美女。
音乐却是伙伴,让它陪着我写文章,它就陪,不反抗,不拒绝,只乖。
这些日子参加了几个广告业内的聚会,接触认识了很多广告公司广告人,有朋友说我这个人太高傲,不爱跟人交际,人脉资源有限。朋友话说得对,我是不常参加聚会,不像一个大家眼中的策划人、广告人。
跟很多广告公司的总经理们谈事聊天的时候,或许,是因为我的见识有限,突然发现,他们还真的是广告人真的是广告公司,都是单纯地在做“广告”,都是只管怎么替企业花钱的,只管“品牌传播”不管“品牌营销”的,问一个广告人,“你们的策划的这个产品的核心价值是什么?”“核心价值,广告语吧?”“这个产品的独特定位是什么?”“定位是客户定的,我们只管广告传播。”
原来,很多广告是这样的,提到“营销策划”,他们一脸雾水,营销策划是什么?我们是广告公司,不是策划公司。
转身再跟企业主聊天,“现在的广告公司,除了懂得给产品设计个包装、找个代言人、想句广告语、写个脚本,拍个片子还会干什么?我们的品牌如何提升,产品怎样重新定位如何改造,营销模式如何突破,渠道如何创新,现在的广告公司有几个能提供这样的服务?我们要的是全案公司。”
提到全案公司,很多广告公司也都打着“全案”这个幌子,其实,还是一个公关活动、广告传播公司,什么是“全案公司”,起码也应该是具备“整合营销”能力的综合广告公司吧?
整合营销起码也应该包括市场调研、营销诊断、品牌规划、产品规划、营销策略、传播规划这六个版块吧?
企业需要什么?企业需要的是问题解决方案而不仅仅是品牌传播方案,传播方案是末端,之前怎么也要弄清楚品牌的定位、品牌的独一无二的优势和特质、品牌给予消费者的独特价值和体验是什么,才能来广告吧?
其实,企业要快速成长,同时兼顾获利并不难,只要能更加深入到与众不同的产品和需求上,而不是一厢情愿地在自己缺乏独特性、个性的领域冲刺就好。
产品没有独特性,广告再有创意又有什么用?本末倒置的事我们干得也差不多了,现在该来重新定义“广告”重新定位“广告公司”了,广告公司定位不好,广告怎么可能做得好?
不懂营销,不懂策划,不懂品牌,不懂战略的广告公司还有多少呢?
末,再来得罪一下那些著名或不著名的4A广告公司,假如我说4A广告公司不懂策略,只懂创意,你一定不相信。
你不信就对了,大多数人都不信。
就我信。
中国广告业还有希望吗?
在我的那篇“中国90%的广告人都是骗子”的文章一边被广告同仁们骂得一塌糊涂,一边却又被很多媒体转载,挂在很多网站上招摇过市的时候,很多广告主、广告人、广告代言人又都成了过街老鼠被人人喊打,假广告、假专题、假证言、假宣传依然经常可见,一个行业也像一个人一样,造的孽迟早是要还的。
作为广告人中的一个,作为中国广告业的历史发展中的一员,中国广告的未来是不是与我们有关系,我们如何贡献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在很大一部分广告人鼠目寸光急功近利的时候是不是需要有一部分人是清醒的,一部分清醒的广告人跟另一部分清醒的广告人集合起来,再去带动那一部分偶尔糊涂的广告人一起走上生命良好,良心正确,前途无量,创造世界的一条又新又正又宽又长的中国创意之路,无可质疑,有时担当更显意味。
不要去指望很多的所谓业内大碗、领军人物,看看他们多年来的成绩都是什么样子,除了在大大小小的广告业内论坛和各项评奖活动中说上几句冠冕堂皇、人云亦云的空洞无物的言辞,自娱自乐的互相吹捧和扎堆风流快活以外,他们都做了什么?他们对这个行业的不正之风和乌烟瘴气又都发表了什么观点,主持了什么正义,义正言辞了多少论调?又有几个著名的广告人站出来骂几句广告人骂骂广告主骂骂这个恶迹斑斑的广告业?
这一切都没有人关心,广告主不关心,广告公司的总经理总监们不关心,资深广告人也不关心,新广告人想关心还轮不到他们发言,这都是怎么了?难道我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一个个不读书,不长进,不正义,不谦虚的广告人还在创想制作一个个假冒伪劣的广告?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电视上、报纸上、网站上、宣传单上的假广告继续蔓延?只能企图等待着广告监管部门越来越严厉的制裁?只能等待广告越来越不被消费者信赖和喜欢?只能等待广告效果越来越差商家都不太愿意做臭名远瞩的广告?只能等待广告人的名声越来越糟最后都不好意思跟人家说自己是广告人?
不用再等了,谁都指望不上,还是从自己做起吧,这不是大家的事,也不是别人的事,是你自己的事,是你广告人的事,行业不会替你付出代价,公司也不会,你种的因,就要收你的果,你的良心不安和心神不宁还是要你自己来担待,谁也不能替代。你是不是一个好人一个好广告人只有你自己才能决定。
到底什么是广告?广告不是诓告,不是误告,不是被告,广告是爱告,情告,乐告,梦告,价值之告,幸福之告。毛主席说:中国应当对人类有较大的贡献。中国广告人是不是对中国广告也应该有较大的贡献,乃至对世界广告是不是也该有所贡献?
社会上总是很多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我希望你不是,起码不会为自己的事业和年华,人生和梦想闭上一只眼睛。
我们得做一个哥伦布,寻找中国广告业的新大陆和新世界,开辟海峡,开垦土地,并不只是为了做广告,而是为了更有力更胆略地美好我们的世界。
市长们,城大城小一定要有风景可看喔
一幕幕小美女带大帅哥登山欣赏家乡小镇风景的画面不断地在我的眼前流动,我的心事多少还是奔驰在了我的工作中。
还是写吧。他们的画面你看不到,但我的意思却都写在了这里。
大城市就不说了,大市长也不用太紧张了。小城的小市长,难道就要紧张了?当然,也不太可能,是我有点紧张了,给市长们提建议,话重话轻还是要把握好的。
假如,你是她小城的情人,她突然要让你带着她参观你们的小城,欣赏你们城市的风景,你知道带她到什么地方去吗?或是你有地方带她去吗?她会心旷神怡尖叫惊喜的独特风景你们城市里具足吗?你能让她对你家乡小城留下难以忘怀无限神往的印象和念想吗?
除了人车横流的商业区、步行街、繁华中心,近乎千城一面的公园或广场,人山人海的或历史或自然留下的景区,你还能带她去哪里呢?你们的城有一些特别适合谈恋爱的风景吗?你们的城有多少值得带外地亲戚朋友参观欣赏的美丽之地呢?
聪明的市长们,你们一定看出了我的意思,明白了我的所指,其实,不管是城大城小,最重要的是要创造一个让住在这个城市里的人民感到幸福、舒适、自由、清新、骄傲和愉快的环境,城市是谁的?不是地产商和大老板的,也不是各方神明和某些领导干部的,城市是人民的,就像政府也是人民的一样,我们有人民政府,自然也有人民城市。
既然城市是人民的,那么做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单位和机构,在做一个或许会改变人民生活的重要决定时,是不是也该听听人民的想法,做一个人民的问卷调查和民意代表访谈?是不是所有的城市设计、创意、规划、建设都要把“人民喜不喜欢,人民支不支持,人民同不同意,人民称不称赞”来作为最最重要的决策标准呢?
假如真的这样做了,城市还会有那么多不和谐的建筑和违章乱建的高楼吗?还会全中国大大小小城市像一个模子做出来的一样吗?还会没有自己的城市特色和城市个性吗?还会没有适宜市民恋爱、散步、约会、相聚、野餐、看日出,观日落,支架画画,架机摄影,旅行者遐思,背包客沉醉的惬意风景吗?人民的城市,人民还会不爱吗?
聊到这里,一些市长也肯定准备了大段的解释和苦衷要发表,其实,你们不说我也能猜到,但我想举一例,市长们一定都知道迪拜,甚至也许还有个别市长也曾住过迪拜的全世界第一家七星级酒店——帆船酒店,那么,请问市长大人们,迪拜有什么?有石油,有沙漠,用石油换来了金钱,又用金钱给世人创造了一个梦幻的新世界,在沙漠上建设了一个又一个人类奇迹,全球最大的购物中心,世界最大的室内滑雪场,世界最大的人工岛——棕榈岛,迪拜能在沙漠上建设出一个绿洲,难道我们就不能在绿洲上建设出一个以人为本的绿城?
迪拜有钱,难道我们的城市没有?中国政府的4万亿投资难道还不够多?未来的城市比什么?比竞争力,比整合力,比战略,比创意,比营销,比管理,比梦想,比运营,比敢想、敢说、敢干,比市长的眼界、视野、思想、胸怀、底蕴、胆略、创新行为,创造能力,无非就是比这些,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又有多少个中国市长真正懂营销、懂品牌、懂管理,懂策划、懂创意、懂客户(百姓)呢?
可惜的是我们都不是市长,市长又都不是读者,一篇文章什么也改变不了,一个章倒是可以决定一切。
北京的企业为什么不懂得“卖北京”?
现在是我喜欢的季节和时间。就连这一刻也是我喜欢的。
普遍认为作者读者双方中,总有一方永远付出更多爱,天希望我不是那倒霉的家伙。
小忙。大忙。这几天正在热策一个案子。一个老牌的北京国有企业。就不点名了,免得一不小心得罪了客户,现在的客户都娇贵,身子弱,脾气差。
在客户的会议室里,讲话的几个领导,都是一口地道的北京腔,我很高兴,又找到了当初我们策划红星二锅头的感觉,“品不够的京味,离不开的红星。”
想到了红星,就有了话说,其实,红星之所以能从传统五六块钱的“小二”一跃成为今天的售价几百元的京城白酒第一品牌,有两个因素功劳最大,一是“新瓶装旧酒”,普通玻璃裸瓶升级精美青花瓷瓶;二是“旧酒卖新味”,创造了“京味”这个销售意念。形式内容,包装卖点,里里外外,一独特一清晰,红星成功了。就连牛栏山二锅头眼也红了,跟红星抢“京味”,广告语:正宗二锅头,地道北京味。
其实,红星是卖什么的?当然是卖北京的,卖北京的“京味”的。北京的特产啊,北京是什么地方,京城啊,首都啊,全世界都闻名的城市里的知名企业生产的产品能不体现点“北京特色”和“首都品质”吗?能不有点优越感和高品位吗?能让人不喜欢和神往吗?特别是在一些二三线城市,北京地道特产,向来都是很受欢迎的物什,来北京的人谁没带过全聚德烤鸭、稻香村糕点、御食园果脯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