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广告人网站>创意策划>战地日记>详细内容
徐大伟的策划世界(五)(3)
作者:徐大伟 时间:2012-2-25 字体:[大] [中] [小]
-
中国误会了“点子”
自从中国“点子大王”何阳因为诈骗罪入狱以来。好象一瞬间。一个生龙活虎的“点子时代”就结束了。自那以后,“点子”和“点子大王”这两个词几乎就成了一个人人反感的“贬义词”了。人们谈“点”色变,惟恐自己与“点子”有了关系,染了恶习。
我们中国人向来有个毛病,喜欢对大家有疑义的事物和人物,采用“一棍子打死”的极端手段。我倒不反对大家对其有点意见的事物和人物敲几棍子,提提醒。但是,抡棍子的时候手里要有数,不轻不重,刚刚好才好。不然,一棍子下去,打死了,又发现,打错了,后悔一辈子的感觉不是好受的。为了不落下悔恨。我们需要再再地清醒地看看事情的真相。
“点子”和“点子大王”真的是时代和中国不需要和应该抵制的吗?关于这个话题,我跟多位中国顶级广告人、策划人、营销专家、咨询师讨论过,这些大师们的反应出奇得一致,一听到“点子”二字,都急忙说:“点子时代早过了,现在是讲究系统工程的时代,要有逻辑,要科学,不能拍脑袋,要做详细的调查,要有数据支撑,我们是专业的,不是什么‘点子大王’”。
听到他们的话。我总是微笑。我内心是喜忧参半的,喜的是他们这些中国当代最好的广告、营销、策划专家竟然对“点子”有这样浅薄的理解,这样的胸怀和境界,我想我超越他们的机会真得挺大的;忧的是他们为什么会如此误会和看待“点子”和“点子大王”呢?难道他们的所有创意、方案都是经过科学的、富有逻辑的、详细调查出来的吗?如果这些创意和方案都是可以调查和分析出来的是不是刚毕业的学生也能创作出旷世杰作呢?显然这样的说法也不符合情理。那么,他们到底是靠什么呢?我真是糊涂了。
其实,我的糊涂是对他们的客气。我装糊涂了。他们靠的不就是一个个鲜活的“点子”吗?有人非爱把它叫做“idea”,不管叫什么,都离不开“点子”。那么,为什么他们却都不爱承认“点子”的重要性呢?我分析,一可能是怕让人把自己看作成了与何阳一样的人,甚至怕被人认为是骗子,二可能是怕让客户认为自己是一个只有点子不懂市场、不懂策划的人。其实,这些怕都充分反应了目前中国广告人、策划人、营销专家缺乏基本的自信和自尊,都不够坦荡荡,只顾长戚戚了,不相信自己,不相信客户,不相信消费者,甚至都不相信自己的心。
星云大师说:“如果容得下一家人,可以做家长;容得下一村人,可以做村长;容得下一国人,就可以做国君。”再看看我们自己,连一个“点子”或“点子大王”都容不下,还怎样做一个专家、做一个“大人”呢?
昨天,我路过基本建好的“鸟巢”,我就想,瑞士建筑大师皮埃尔·德麦隆和赫尔佐格在设计奥运会主会场的时候肯定是想到了“设计一座鸟巢样子的体育馆”这个点子,才有了今天我们看到的北京地标建筑“鸟巢”,他们只是有了这个点子,然后再去思考怎样来实现这个点子,整体构造是什么样的?多大面积?用什么材料?有那些难点?在这个时候才用到了我们一些专家所说的“系统工程”,如果连“鸟巢”都没想到,怎样来建设“鸟巢”呢?
再来看看中国的广告业,为什么我们的创意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仍然与国外的广告公司有很大的差距呢?这不能说与业内人士对“点子”的误解没有关系。大家的作业流程、分析工具、调查方法、专业规范都有了很大进步,都成为了所谓的“正宗”广告公司了,却发现,大家的作品和作品的思路越来越同质化了,大家做的东西越来越标准化了,也越来越没有想法了。大家的作品里都缺少了打动人心的原创“点子”,一个个有诱惑力的“销售点子”。
问题还不够大吗?我们还不承认“点子”或“点子大王”的对于我们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吗?都说美国强大,美国为什么强大?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因为他们是一个重视“点子”或“idea”和拥有丰富多采的“点子”或“idea”的民族。
正在崛起的中国,像一个巨人,从很远的地方而来,有庞大的身躯,有矫健的四肢,有聪明的头脑,有五千年的文明,但是就是有点不太重视“点子”或“idea”,不过,没有问题,这个巨人向来都是一个虚怀若谷的大者。
中国误会了“点子”,人们误会了“点子大王”,时代却再次开始重用“点子”。中国仍然是一个最缺“点子”的国家,仍然是一个最缺“点子大王”的发展中国家。
我们理当举办“中国原创点子大赛”活动和“中国十大‘点子大王’评选”活动。
这又是两个点子。
“新劳动法”就是中国企业的“新盈利法”
好长时间了。好长时间大家都在议论“新劳动法”了。我只所以一直以来都没有主动加入这场讨论,不是因为我不懂法。而是因为一直以来,我是把“法”当“法”的,我是把“劳动”当“劳动”的,我是理解“新”的“新”的。既然国家都明确立法了,既然是利益大众的法,我们还要议论和指责它干吗呢?依法办事不就行了吗?
我的简单让我吃了不少苦头。这一次,我又太简单了。问问身边的人,看看大多数的中国企业,特别是中国私企,真正在按照“新劳动法”执行的企业又有几家呢?相信连1/4的企业都不到。你如果不信,不妨就去自己做一个“亲朋好友小调查”。可能调查后的结果更恶劣。
为什么很大一部分中国私企冒着违法的危险继续不依法执行“新劳动法”呢?我再次启动我的“简单法则”来简单地分析一下:
1、大多数中国私企的老板认为如果完全按照“新劳动法”去执行,企业就亏大了,企业就可能不挣钱了,甚至就倒闭了。
2、大多数中国私企的老板认为他们是小本买卖,盈利能力本来就不是很强,利润本来就不很高,如果再按照“新劳动法”去执行,是相当不现实和不合理的事情,认为“新劳动法”是不合理的,是应该取消的。
3、大多数中国私企的老板认为,他们是小企业,业务不稳定,员工流动性大,并且还会经常有不负责、不合格的员工,没法实行“新劳动法”。
基于以上三个很有代表性的问题,我们就会很简单地看出一个共性的因素:老板不想花更多的钱来改善和完善员工的合法待遇。他们认为按照“新劳动法”去执行,对于企业只有坏处,没有一点好处。
这是多么浅显的短见和偏见啊!星云大师说过:“这个世界人与人相处,最好的管理就是尊重他、爱护他、善用他。”如果我们的广大企业都不能让自己的员工享受到基本的法律赋予的权利的话,你还会天真地认为你雇佣了一个人的八小时就是一个人完整、完美、投入、全心的八小时吗?鬼才相信呢?道理简单的我都不好意思说出来,你怎样对待你的员工,你的员工就怎样对待客户,客户就怎样对待你。你好他就好,你坏他只能比你更坏。不要占小便宜吃大亏,偷偷得意花这么少的钱雇了一个这么优秀的人?岂不知在这个事事讲究人性的新世界里,你这样做,就是在挺而走险,就是在自欺欺人,就是在出力不讨好,你发给一个人一个月的工资,最多也就只能换来一个人半个月的心和一个礼拜的脑,两天的手脚,一个小时的忘情投入,这还是你运气好,你假装无视“新劳动法”,员工假装在全心全意地工作。到头来还是企业亏大了。本来你企业的业务可以更多,利润可以更大,本来你可以雇佣一个完整的人,本来你可以做一个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卓越企业。
这样简单易明的道理,难道这些聪明人都糊涂了吗?还是好好想想吧!如果我们中国广大私企都来换一个思路和方法,来积极主动地执行“新劳动法”,看看会出现什么样的可喜变化:你发给一个人一个月的工资,大多数的情况下,你的确是换来了一个人一月的心和脑,甚至,有些好员工会把整个青春献给你,会把自己很多附加价值、资源都贡献给公司,会把企业当作是自己事业坚实的平台。企业小小的一主动,员工就会大大地感动,企业对员工好一点,员工一定对企业好上又加好。
中国私企老板们,真实一点吧,员工也没要求你为他们做更多更多的事情,只不过希望你们能依法办事,能对他们有起码的尊重和爱护,你这都做不到,你为什么还敢张口闭口说我们要做百年企业,谁给你的底气?
中国私企老板们,都快来全面实施“新劳动法”企业战略吧,“新劳动法战略”比任何你现有的战略都见效快,你明天实施,你明天就见利,你实施得越彻底,你盈利的就越多,“新劳动法”就是中国企业21世纪最有效最有力的“企业盈利法”。
怕就怕等你明白过来了,一切都晚了。
中国产品需要“中国尺码”
在《世界博览》上看到一篇有趣的文章:香港理工大学设计系的一班“现代猎头族”用了两年的时间,在全国6个省市内搜集了逾2000名中国人的头部资料,建立了全球首个以中国人为对象的头部数据库。根据这个数据库,理工大学的研究人员造出了五个“标准中国头”及“中国眼”、“中国口”等示范模型,且有望在不久的将来应用到实际的商品生产中。
中国尺码项目总监,香港理工大学助理教授罗杰·鲍尔说:“掌握人体的尺码和形状是设计成功产品的最重要基础,准确地量体裁衣对各种消费品都很重要,无论设计师、工程师还是建筑师都需要详尽的头部和脸型数据,用以设计畅销的新产品。简而言之,能够切合消费者体形的产品是任何成功设计的致胜关键。”
看到这里,看不下去了,我妒忌了,嫉妒香港理工大学设计系,嫉妒“中国尺码项目”,我怎么就没想到呢?他们怎么就能想到干这么一件漂亮事呢?还起了这么一个好漂亮的名字:中国尺码。其实,这还不算什么,中国尺码项目总监说的那段话才叫个漂亮。
他们把漂亮都一起漂亮了,我还能说什么呢?想起了马可·奥勒留在其著作《沉思录》写的一句话:“不管任何人做什么说什么,我必须还是善的,正像黄金、绿宝石或紫袍总是这样说:无论一个人做什么或说什么,我一定还是绿宝石,保持着我的色彩。”
突然又发现,要想保持我的色彩,这次恐怕有点不容易。在想法之上想想法不容易,在一个漂亮的想法之上想想法简直是自讨苦吃。你知道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肯定是要试试的。
首先,我非常同意罗杰·鲍尔的观点:掌握人体的尺码和形状是设计成功产品的最重要基础,准确地量体裁衣对各种消费品都很重要,无论设计师、工程师还是建筑师都需要详尽的头部和脸型数据,用以设计畅销的新产品。
其次,我想拓展一下罗杰·鲍尔的想法:广大中国产品不仅需要头部和脸型数据,还需要“标准牙齿”、“标准头发”、“标准睡眠姿势”、“标准脚趾比例”、“标准忍耐力”、“标准性感受”、“标准阅读”、“标准看电视”、“标准高考心理”、“标准父母”等等数据。并且这些数据的开发和运用,能够大大提高中国产品的创新性和人性化,从而最有建设性地又好又快地提高了相关中国产品的竞争力。
再次,应该联合香港理工大学在全国发起组织一个“中国尺码推动中国制造”大型活动,向全国厂商推广“中国尺码”这个商业战略和方法,辅导中国企业全面引进“中国尺码”,充分利用“中国尺码”,设计制造出真正适合中国人特点的产品。真正生产出根据中国人脸型数据而设计的最适合中国人佩带的舒适的眼镜,而不是利用美国人的脸型数据生产中国产品。
再再次,按照“中国尺码”的思路,我们还可以启动“中国重量项目”、“中国心事项目”、“中国人品项目”、“中国时间项目”、“中国手感项目”、“中国夫妻相项目”等等。
其实,我们经常忽视的是最不应该忽视的,不忽视的却是最应该忽视的。同样,我们总是在忽视一个个活泼泼的想法,总是在想法刚出生的时候就抛弃了它,总是忽视了在想法中想想法,在想法中做想法。
想法之山。正在占据世界。